刘莉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doc

刘莉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doc

ID:53812415

大小:6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7

刘莉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刘莉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刘莉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刘莉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刘莉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莉作业模板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2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七教学形式公开教师刘莉单位利辛潘楼中学课题名称《风筝》学情分析《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

2、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学过程一、导读  激趣1、播放歌曲:由歌曲《三月三》引入:“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3、                                  2、畅谈感受:谈儿时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我们的童年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鲁迅的《风筝》,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板书课题:风筝【电脑课件展示,有声有形,能渲染气氛,引发学生对儿时游戏的美好感受回忆;再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畅谈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最后设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二、初读  感知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回忆了哪几件事?根据学生回答,明确:哥哥破坏了

4、弟弟的风筝;哥哥想要寻求弟弟的原谅,可弟弟却忘记了。板书:哥哥  弟弟三、品读  感悟过渡:是什么原因使得哥哥的思想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找出文章中交待最根本的原因的语句。(一)触摸“不幸”表层学生找到后,投影出示: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1、学生齐读。教师随机板书:不幸2、 抓“不幸”,设疑:通过看书知道了原本不知道的道理,理应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为什么对哥哥而言,这成了一件“不幸”的事?3、学生畅谈理解(允许学生的理解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现象,只要提及哥哥懂得这个道理后,陷入了后悔、无法自

5、我原谅的境地即可。)(二)深入“虐杀”内核1、哥哥如何给自己的这种行为定性?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键词:精神虐杀2、“虐杀”什么意思?讨论后,明确:虐待人致死。我们通常把“虐”字与“肆”组合在一起用,比如形容风很大,我们会用“狂风肆虐”这一成语,可见“虐”字的分量很重,再加上一个“杀”字,可见其分量显得更重。从“虐杀”这词可以看出哥哥对弟弟的精神伤害之深,也看出了我对这件事情反思极其沉痛。3、 为什么称为“精神的虐杀”?过渡:不就是毁掉一个风筝吗?何以用上“精神虐杀”这么分量重的词?要求学生细读文章3——4节,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进行解读:可

6、以抓一个关键词、或一个关键句子。交流:(1)抓哥哥毁风筝时的关键词“抓、掷、踏”,体会哥哥的专制霸道——哥哥实施了“精神虐杀”。A、投影出示:比较: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我即刻伸手弄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将风轮扔在地下,踩扁了。学生朗读比较、演示动作、想象当时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抓、掷、踏”的表达效果:更有力度,更能充分地表达出哥哥的愤怒、冷酷无情、专制、霸道。B、朗读指导:如何通过朗读传达出“我”的愤怒霸道?(动词加重语气,语速放快。)男生齐读,体会动词所表达的效果。C、小结:如此残暴地毁坏了小兄弟的风筝,此乃“

7、精神虐杀”也。(2)比较哥哥和小兄弟对风筝的看法,体会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神往——小兄弟遭受了“精神虐杀”。A、找表现兄弟俩对风筝态度的关键词句,重点分析小兄弟动作、神态的词。哥哥:“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小兄弟:“张着”“呆看”看出弟弟对风筝的痴迷和神往;“惊呼”“跳跃”写出风筝的起落牵动着弟弟的喜怒哀乐,看出对风筝的喜爱。B、朗读指导:如何传达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神往?C、想象小兄弟放飞风筝获得的精神愉悦,进一步体验精神虐杀的残酷。试想,如果哥哥没有毁坏风筝,弟弟会怎样放飞自己的风筝呢?请你描绘一番。点拨:参照文中第二节对故乡

8、春二月景物描写和第三节中对弟弟看风筝时痴迷、神往的神态与动作描写进行想象。D、小结:在“自己买不起”,哥哥“又不许放”的情况下,小兄弟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