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doc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doc

ID:53823086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7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doc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自己动手绘图,不仅有助于学生将地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填图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想象能力,依照初中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我感受很深的是进行了几种简单的描绘技能的培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描绘训练。利用课本插图,让学生用彩色笔绘出所要掌握的地理要素,使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简明扼要、表现力强。例如:在学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时,让学生在“人口分布图”上,用彩色笔描绘出“腾冲到黑河”的一线,突出我国人口东西分布差异的特点

2、,以此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是拟绘训练。依照课本插图或地图进行绘图。指导学生边描边熟悉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名称、特片等,通过多次勾绘,学生对区域的轮廓、海陆位置、海岸线状况就有了深刻记忆,使头脑中的地图形象更加准确,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例如:学习“中国政区”时,将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按方位分成七大块,然后教师逐一指图读名,让学生借助地图依次拟绘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轮廓,就性状特征作拟物形象比喻,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让学生勾出北回归线、长江、黄河,提醒学生注意:北回归线穿

3、过我国哪些省区?长江、黄河各流经我国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自北而南沿海地区有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还可以让学生标出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及其简称等。有的同学将黑龙江画成了天鹅,有的将内蒙古画成了展翅的雄鹰等等,这些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三是绘简图训练。这也是我最常用的训练学生记忆地图的手段。用简洁的线条快速地把复杂的地理事物绘成简图。这类图像,只取神似,不究细节,起到精讲多练、发展学生智力的作用。例如:在“中国地形”的教学中,先用简练的线条把中国轮廓画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在图中画出山脉符号,然后让学生轮流上讲台,在空白的地图上填出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

4、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名称。再让学生在图中找出规律,得出我国地型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现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最后再利用地图分析讨论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河流向及农业生产等的影响。在初中一年级的教学中,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对于学生来说,是初步进行空间思维的转化过程,所以,学生要想准确的记忆并分辨出来是很困难的,所以这时简绘就十分重要了,我是利用每节课的前5分钟进行这些地图的简化图的训练,然后利用课下时间逐一指正,大约两到三周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掌握这个图的相关内容,为以后的中东和重要的海峡等内容的延伸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四是补绘训练。就是对课本原插图加注一定的符号、

5、文字,以补充其不足,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何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图,在教材中两侧空白部分,右侧填上阳光直射、斜射情况和地面获得太阳热能多少的内容;左侧填上有、无极昼极夜的相关内容。这样把相关的地理知识加以分析、综合和迁移,重新组成新的图像,不但使繁杂的地理知识成为简单的直观图像,而且课唤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还布置一些绘图练习,使学生养成随手画图的习惯。譬如,让学生根据当地各月气温、降水量资料,自己动手绘出当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通过以上方法的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明显得到提高。为了将动手绘

6、图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我通过经常的绘图练习,有意无意地将一幅幅图像输入学生大脑中去。通过绘图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的整体学习地理的能力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穿插一些情景教学在其中进行配合,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渐的转向了主动学习当中来,也为学生学习地理指出了一条相对比较合适的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