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doc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doc

ID:53828190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8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doc_第1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doc_第2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doc_第3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作者:编辑点击数:60更新时间:2008-8-23热★★★【字体:小大】班级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本班共计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上学期成绩到考人数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达标情况优生学困生2.“双基”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3.学生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

2、、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4.学困生情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高。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圆,百分数。在已有的基础上重点教学分数四则运算,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开始认识曲线图形——图,认识轴对称图形,进一步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开始教学百分数及其应用;结合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答比较容易的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方面,教学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百分数及其运用。在分数乘除法这两个单元中,都先集中一段时间教学每种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然后再着重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样容易突出重点,比较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概念,计算法则和实际应用。在分数除法这一单元的最后安排一节“比”的内容,教学比的意义、性

4、质和应用。有关比的应用,只讲按比例分配的计算问题,比例尺则放在比例中教学。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的教学。在代数初步知识方面,出现一些会有分数的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在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教学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扇形的认识,对称的初步概念,轴对称图形。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加强操作、直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应用题方面,着重教学分数四则应用题。本册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加强方程解法的教学。学期教学总要求一.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

5、简单的能够口算)。二.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三.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四.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五.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六.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道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七.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

6、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第一单元:重、难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第二单元: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难点: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第三单元:重点: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用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四单元:重点:掌握圆的特征,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难点:理解并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第五单元:重点: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难

7、点:理解利息的意义,并能在生活中简单运用教学具体措施1.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课程标准。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3.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装数学学习的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