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钻研教材的三重境界.doc

教师钻研教材的三重境界.doc

ID:53828665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8

教师钻研教材的三重境界.doc_第1页
教师钻研教材的三重境界.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师钻研教材的三重境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教师钻研教材的三重境界鹅公中学谢庆辉在变革教育传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教育口号。“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有些教师以为新课程不重视教材,可以随意调整、更换教材。这是误解。    不少“新课堂”更多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而忽略了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凭借——教材,有的课脱离教材,有的课甚至放弃教材,夹杂着一定程度的肤浅、浮躁。由于教师忽略了“钻研教材”,表现出种种弊端,无效微效教学现象严重:    ──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科学,难以操作。    机械地将目标分为三个维度来表述,导致一节课结束后,没有给学生

2、留下什么。    ──没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过分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追求面面俱到。    ──无视教材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如化学:着眼于对每一课题、每一单元的解读、忽略了课题、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科本位缺失。    教学中忽视教材,过早、过多地补充拓展内容,过多地进行非本学科活动。(形式多了,化学味没了;与生活联系紧密了,化学的思想方法缺席了……)    虽然,新课程强调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但是,教材仍是教学的首要凭借,教材教材,教学之材。    所以,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

3、永恒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老调重弹:“钻研教材”。在“钻研教材”过程中教师要达到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教师要会“煮”教材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意味着教师在接触教材时,首先要抛开教辅材料,潜心会文。反复诵读,细察深思,形成自己对教材、对课题独到的认识。  2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会“煮教材”。“煮教材”意味着教师要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教材一旦被教师“煮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有些教师“煮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

4、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教师要会“组”教材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意味着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后,还要从中跳出来,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去审视眼前独立的教材(整组、整单元,全册、整年段,考纲、考点……)。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学会“组教材”。“组教材”首先可以显示为“调整”教材。即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只是变换教材中各个教学单元的顺序。只要不至于引起学校管理上的混乱,教师是可以调整教材的。    “组教材”也可以显示为“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

5、材的顺序,而且将教材是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    “组教材”还可以显示为“解读”或“解构”教材。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或者以怀疑、批判的方式使原有的教材显露另外的意义。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教师要会“主”教材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意味着教师自身有了对教材的独特感受,有了对教材相关材料的积淀,教师再回到刚开始接触的教材,一定会感受更深刻,视角更广阔。实现了教者与编者的心心相印。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学会“主教材”。“主教材”可以视为“更新教材”,它意味着教师用新的教材

6、替换所有或绝大部分教材的内容。“更新教材”是先做“减法”,再做“加法”。没有必要期待所有的教师都有更新、更换教材的能力。教材的开发与编写需要专业的素养和额外的时间。一般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也缺乏额外的时间。但是,总有一些教师,他们凭借他们自己的宽阔的阅读和丰富的经历,大量地提供补充材料。只要这些教材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那么,这些教材是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了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