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doc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doc

ID:53829785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8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doc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doc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doc_第3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doc_第4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54-0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的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

2、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它具有独特性、求界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它的获得不是靠传授或是手把手的教,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丿力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加以培养得到的。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认真〃接受〃和继承这些经验是非常必耍的。但是〃接受〃不等于是盲目机械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模仿,学生在接受的同时要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大服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

3、的羁绊,在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缺点是一种科学品质,因此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丁对原有事物不足的质疑,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一一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1.1浅显的问题学生自己解

4、答。日常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大多提出的问题是一般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不必急于解难。应鼓励学生自己解答,使学生既敢于质疑,又能解疑,以树立信心。1.2难点问题学生讨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内容,应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1.3有争议的问题师牛共同解决。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与学牛、学牛与老师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使在思辨中创新。2.创设问题情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

5、、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口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冃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例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时,我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说出一个数,我就能马上告诉你它是不是能被2或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

6、,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当教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此时他们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有的学牛还提出了〃能被3、4、6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特征呢?〃学牛创新的意识得到萌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两组数,这两组数是两位数,而且个位顺序分别是1、2、3……但是第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第二组数都不能被3整除。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一组能被3整除,另一组却不

7、能被整除呢?我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下面的操作:在数位表上先用3根小棒摆一摆,看能表示出几个数,(3,30,300,12,120,21,210,102,201……),再计算一下,这几个数能否被3整除。然后,指导学生分别用4根,5根,6根,按照同样的方法摆一摆,算一算。这时,学生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结果,用3根和6根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用4根和5根摆出的数不能被3整除。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进一步的观察分析,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

8、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