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编汪氏通宗世谱若干问题的建议.doc

对新编汪氏通宗世谱若干问题的建议.doc

ID:53830612

大小:7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08

对新编汪氏通宗世谱若干问题的建议.doc_第1页
对新编汪氏通宗世谱若干问题的建议.doc_第2页
对新编汪氏通宗世谱若干问题的建议.doc_第3页
对新编汪氏通宗世谱若干问题的建议.doc_第4页
对新编汪氏通宗世谱若干问题的建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编汪氏通宗世谱若干问题的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新编汪氏通宗世谱若干问题的建议明裕主席、汪炜会长、各位专家、宗亲,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能够一次活动见到这么多全国各地的宗亲联谊会负责人还不多见,感谢武汉宗亲会为这次会议作出的服务。姓氏是一个家族特有符号,亲缘之所起,族缘之所系。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对于弘扬民族向心力,尤英是汪华文化特有的和谐统一精神对于实现国家统一,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今天主要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传达一下全国《中华姓氏简史》丛书编辑委员会主编会议的内容,这与我们的修谱也有很重要的关系。二是谈谈我对新编汪氏通宗世谱若干问题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第一部分4月2

2、6FI在深圳举行了《中华姓氏简史》丛书编辑委员会主编会议,正式会议2天,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室主任、姓氏文化研究专家、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教授,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王大良、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李氏族谱全书》总编纂李正等30多个姓氏60多人参加会议。汪姓就我一个参加了,我是受北京汪承兴政委委托出席,因为他和袁教授以及周公文化研究会我们祖姓姬传东先生有联系,所有有了这个机会。4月份新华社发布的“王姓取代李姓成中国第一大姓”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是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发布的,他们出版了一本书《中国四百大姓》

3、。在深圳会议上,确定了编写300种姓氏的《屮华姓氏简史》系列丛书。汪姓有幸列为第一批成员名单,要编辑一个20-40万字的汪氏简史,怎么编辑、如何定稿,这是代表我们汪家500多万宗亲的大事,必须要成立专门编辑委员会,资料必须权威准确。相对我们的家谱编辑来说,家谱只是面对我们内部发行,而《中华汪姓简史》是要血向全国全世界公开出版发行,是一本姓氏普及读物,既有对汪姓读者,更多的是其他姓氏读者,对于宣传我们汪姓的丿力史和荣耀,扩大汪姓人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中华姓氏简史》由各个姓氏自己编辑,报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审定,哪个姓氏先准备好先出版,费用自筹,大约要20万元,几个姓氏出一个专辑,第

4、一次印刷3000册,出版社负责新华书店发行,各个姓氏内部认购由各个宗亲总会负责。现在李氏、张氏、邱氏、谢氏、查氏等很多都已经启动,成立了中华某姓简史编辑委员会和华夏某姓文化研究会,有的是作为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的内设机构挂靠,有个批复程序,看看我们汪姓机构如何与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衔接,这个问题需要早H提上议事H程。第二部分一、关于通宗世谱编修问题1、编修的原则、方针,采取什么模式我们现在看到的《汪氏通宗世谱》主耍是清代汪巩、汪嘉祺等编纂,清乾隆四十年刊印,乾隆五十九年(1794)再版,已经有238年历史了,200多年编修一次,必须要非常慎重,采取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我认为

5、,现在的通谱不能仅仅是清朝的版本,要丰富增加许多新的内容,要延伸到各个省市大的支系中去。当然支谱要通过各个地方宗亲会来完成,这一点大家没有疑义,但是编修委员会应该是发挥专家的作用,主要是研讨总谱与地方支谱衔接问题等,帮助各地支谱认祖归宗,去伪存真。这是很大的工作量,也正是编修通宗世谱的价值所在。由于受“扫四旧”的破坏,现在有许多地方找不到家谱,一些地方修谱出现了错接现象,有的儿支谱核对发现都不一样。所以如何处理各地谱之间的衔接、断代及错误的修正是编修委员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宗亲最关注的问题,比如我看到山东临清与我们的同为爽公系列,中间有几代不同,如何界定,这就需要权威的证据。再

6、如广东佛山里水有一支汪家人已经在当地几百年,找不到祖宗,曾经与大埔续谱,但是好象也接不上。我来武汉参加会议前,东莞清溪木家汪茂良特意要我问一下,帮东莞的宗亲和福建的宗亲能否联接上,看看他们是不是中元公的后裔,他们不属于建公后,他们有不齐全的族谱就知道是立信公的后代,据说是从福建?安迁过来的,请大家帮他们查证一下。关于这次家谱修编名称,我建议用《屮华汪氏通宗世谱》,因为“新编”,什么时候都是新编,儿百年后还要新编。还有个问题,现在一些地方没有家谱,没有字辈,有的是字辈用完了怎么办,通宗世谱编修委员会是否可考虑给个解决方案,或指导他们新立字辈,待厘清家谱世系后再接上多少世。2、如何解

7、决甘肃定西、漳县汪家人通谱问题我们宗亲网和一些专家普遍认为,西北汪多是达公后代,他们内部也有许多人在研究,有的是家谱上的记载,认可是汪华第三子后代,世袭越国公,但是也有一些认为西北汪与徽州汪相隔太远,更由于汪世显家族与元代贵族的特殊关系,甚至一些丿力史和民族学者都以为他们是蒙古族汪古部。我家里有一本《蒙古秘史》,其中有对汪古部的描述,他们只是后来与成吉思汗结盟,之前并不是蒙古的一支。我们就必须要利用这次编修通宗世谱的机会,加强与西北汪的沟通,和那边对谱,把达公这一支族谱完善,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