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维修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分析.doc

数控维修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分析.doc

ID:53831909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8

数控维修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分析.doc_第1页
数控维修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分析.doc_第2页
数控维修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分析.doc_第3页
数控维修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分析.doc_第4页
数控维修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控维修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控维修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分析摘要:分析数控维修人才需求、企业数控机床及系统的使用情况、企业对数控维修人才职业能力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数控维修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举措,如产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产业需求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为高职院校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关键词:数控维修;人才培养;人才需求;产业需求;对接举措当前,我国工业处在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企业对较高层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借助国外的发展经验來看,当进入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调整时期,与产业结构高度匹配、培养相当数量的具有高等文化水平

2、的职业人才,成为迫切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蓝领”“灰领”“金领”的比例正在从7:2:1向5:3:2演变,技术含量高的数控维修岗位比例在逐渐增加,数控人才的严重短缺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1]一、数控维修人才需求分析当前,我国数控机床的产量和保有量都在迅速增长,到2013年,数控机床保有量已经突破两百力台,数控机床的品种也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削机床领域以及主要的锻压设备。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吁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上表示,我国主要行业

3、大中型企业的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超过50%。[2]即便如此,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机床数控化率相比,我国数控机床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将有相当长时间的高速增长期。与之相应的是,数控机床的从业人员需求巨大,特别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数控机床调试、维护与维修的人员紧缺。按数控机床台数与维修人数10:1的比例估算,我国每年数控维修人才的需求增量将超过2刀人。随着数控设备在企业的大量应用,数控维修人才在未来有刚性的增长需求。二、企业数控机床及系统的使用情况机床制造类企业普遍使用的数控机床主要有车、铳、加工中心、龙门铳、龙门刨、磨床等;一般制造类企业均以数控车床、数控铳床

4、、加工中心机床为主。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调查研究表明,经济型(步进电动机)机床在企业中占比30%,普及型(伺服电动机、3轴联动、半闭环控制)机床在企业中占比43%,高档型(伺服电动机、3轴以上联动、全闭环控制)机床在企业中占比27%。而机床所配置的数控系统以FANUC(发那科)、SIEMENS(西门子)、HEIDENHATN(海德汉)为主,有的还有三菱、新代等系统,国产数控系统以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凯恩帝数控为主。三、企业对数控维修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3]1•专业基础能力要求数控机床维修人才必须具备四项专业基础能力(数控机床的选用与保养

5、;数控机床气液系统的检查与运行;数控机床电气维修;数控系统功能参数修改、调试运行),懂得数控机床口常维护,确保机床能够止常运行。2.拓展能力要求包括数控系统的连接与调试,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调整,机电联调,数控机床安装、调试、验收及精度优化,英文资料査阅等能力。3.职业索质要求针对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类岗位,企业普遍对学校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自我获取知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服从工作的需要与组织安排、工作刻苦耐劳、心理承受与适应力较强成为企业对毕业生最看重的品质。四、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分析国内外的企业人才培养,各有特色。徳国“双元

6、制”教育是一种企校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其本质就是职业培训及职业索养培训。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到企业后适应期短、上手快,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使职业教育能更好地为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服务。北美和澳大利亚的CBE教育模式是一种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的,以培养学员实际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以职业能力图表所列的各项能力从易到难来安排教学,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英国“三明治”课程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交替的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校授课和到企业实习相互轮替的教学方式实现以职业素质、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三明治”课程的

7、考核评估由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完成,是一个全过程的考核体系,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行为控制和质量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加坡在借鉴徳国“双元制”的基础上,创建了“教学工厂”。“教学工厂”以真实的企业环境作为教学环境,实施以“项目课题”为导向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现场教学模式,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推动了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目前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等已纷纷在摸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把学生“能就业、就好业”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等各项

8、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全面推行“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江苏省高职实训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