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建议.doc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建议.doc

ID:53834963

大小:8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08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建议.doc_第1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建议.doc_第2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建议.doc_第3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建议.doc_第4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建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建议[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产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符合集约型经济的要求,已成为中国重点发展的新型产业,重庆市也加快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针对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各种资源,整合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现有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大力引进复合型人才,建立有效的人才交流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服务体系;积极招商引资,培育招商引资主体等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

2、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庆市[中图分类号1F4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2-0083-03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符合集约型经济的要求,在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环境下,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势在必行。近几年来,重庆市加快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历史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最早的城市,早期的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军工企业。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3、:起步阶段(1978—1989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初步调整、扩建与引进,形成从原件到整机,从科研到教育,从单机到成套服务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体系。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引进、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等方面成绩显著,主要产品也逐渐升级为光纤通信设备、数字微波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应用产品、彩色电视机、仪器等电子信息产品,以及集成电路、微特电机等配套元器件[1]。第二阶段:调整阶段(1990—1997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对产品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部分产品比如电视机等,产量逐渐减少,但另外一部分产品产量不断

4、提高,特别是通讯设备生产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形成了一批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第三阶段:发展阶段(1998—2007年)1998年,重庆市提出打造“重庆信息港”,软件产业、信息家电、汽车电子类及新型元器件、智能化仪器仪表及数字医疗和通信设备等几大重点发展的领域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开始凸显,产业链得到延伸,信息产业从重庆市经济的先导产业变为支柱产业。第四阶段:高速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2008年重庆市被批准成为国家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在笔电和云计算等产业共同拉动下,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随着大型企业不断落户重

5、庆市,不仅提高了重庆市的知名度,更促进了重庆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决心,创造性的提出“垂直整合”模式,减少了成本。二、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一)产业总体规模2011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及软件业务收入共2522.4亿元,同比增长85.5%。其中,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产值2016.6亿元,同比增长95.3%o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62.19亿元,同比增长87.7%;利润65.93亿元,同比增长21.32%;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为3.54%。另外,电子信息产业外向型经济也逐步发展。2011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交货值达到522.

6、49亿元,同比增长7.65倍。2011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各个行业所占比重不断改变,电子计算机行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占31%;电子元器件次之,占28%;视听及家电制造占15%;专用材料占9%;电子测量仪器占7%;通信占5%;机电产品占4%;电子专用设备占1%。(二)产业主要特点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外资企业落户,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电子信息产业也成为重庆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1年重庆市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862.19亿元,同比增长87.7%,高于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长速度。

7、另外,重庆市信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不少新兴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笔电产业,从无到有再到高速发展,其发展速度在国外也较为少见。2.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重庆市企业R&D研发投入强度为1.2%,比2005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重庆市的一些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外逐渐形成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数字医疗和通信等相关领域的一些产业和技术。重庆市政府努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产学研的不断结合,使国内外交流的环境也日益融合。3•产业集群雏形显现,一批园区相继出现重庆市被批准为国家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后不断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和世界化发

8、展。近几年来重庆市在低成本笔记本电脑、集成电路、数字仪器仪表、通讯设备、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