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doc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doc

ID:53836864

大小:2.33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8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巴中市中学物理专委会三届一次年会暨课堂教学展评参赛教案《认识声现象》教材: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参赛选手:夏小琴参赛单位:四川省平昌中学2017年09月..《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夏小琴所在学校四川省平昌中学课程名称初二年级物理选用教材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授课题目认识声现象授课章节第三章第一节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认识声现象》选自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它既是本章的重点知识,也是学习后面乐音的特性等知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包括四个知识点,第一个是声音的产生,第二个是声音的传播,第三个声速,第四个是人

2、耳可听声音的范围。那么,考虑到教材的知识排版顺序及内容的难易程度,因此本节课在课时安排上将重点放在前两个知识点的学习上。学情分析1.知识层面: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相关声现象的经验。2.能力层面:具有一定分析能力、动手能力。3.思维层面:仍然具有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薄弱的认知困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2.掌握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3.掌握真空不能传声。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能力。2.加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享受物理、享受生活。2.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科学验证的观点。教学重点实验

3、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的概念。主要教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学手段以实验探究与观察为主,多媒体为辅助的教学手段。教学用具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书、多媒体教学系统、PPT课件、铁架台和音叉等实验器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2分钟)有这样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眼看、耳听是人们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眼看是指物体要发出声音,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构成世界的美妙乐章。你听:琴声清脆、流水潺潺、歌声悦耳、鸡鸣、马蹄、蝉唱,(边说边点击

4、图片和播放相应声音)大自然造就声音,把我们带到美妙的音乐世界,让我们感受到声音世界的美妙和谐,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到我们人耳的?想知道吗?走进第三章第一节:认识声现象的学习,这些疑惑将得到解答。请同学们翻到教材36页,带着这两个问题自主学习教材36—40页的内容,并把相应答案勾画出来,开始。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问题2:声音是怎样传播到人耳的?倾听,赞叹,思考(谈话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倾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好奇心上路,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走进新课,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新课教学(33分钟)一:声音的产生(1)活

5、动——“造”声达人秀我看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相信有不少收获吧。来告诉我,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里有个活动:“造”声达人秀。请同学们利用桌上这些器材,使它们发出声音。注意观察:1、谁在发声;2、发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要求:4人一组,分别充当指挥员、操作员、记录员、结论员。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待会儿我们请小组展示。开始。(2)得出结论基于体验实验,教师以这样三个问题:1、如何使它发声?2、谁在发声?3、发声时有什么特点?采访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得出这些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发声体都在振动的结论,从而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3)演示实验由教师利

6、用发声的音叉可弹起乒乓球、发声的鼓可使碎纸屑跳动两个小实验再次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发声的鼓面弹起碎纸屑发声的音叉弹起乒乓球教师再次利用音叉让学生用手切实感受它的振动以及发声后被人为强行停止振动后,感觉声音消失总结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且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4)总结实验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且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一起动手,共同参与,自主探究。(实验探究法、谈话法)小组代表(结论员)发言。发散思维,学会运用“转化法”放大无明显振动特征的物体,证明其在发声时也在振动。(实验观察法、谈话法、讲授法)由老师总结,对实验进

7、行总结,加深对声音的产生的认识。(讲授法)以小组的形式互动探究,各司所职,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说,明确课堂就是犯错误的地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注重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过程。..新课教学(33分钟)二:声音的传播(1)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实验二: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实验三:探究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由实验现象可知,声音能够在固、液、气三种物质中传播,我们把这些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观察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在月球上,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波互相联系。那地球

8、上人类可以面对面交流,为什么月球上的宇航员却要用无线电波才能交流呢?引导学生猜想声音不能在真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