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教学设计.doc

《轻重》教学设计.doc

ID:53838431

大小:5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8

《轻重》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轻重》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轻重》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轻重》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轻重》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轻重》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轻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4.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材分析〗  “轻重”一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多少和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较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和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比较轻重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比较的方法,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简易杠杆模型,卡通小兔玩具两个,天平一架,两袋包装、质量不等的糖果。  学具准备天平(每小组一架),每人一个水果(包装袋上有橡皮筋),学具盒。  课前创设氛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乐乐星”(出示卡片),它笑得可真开心。小朋友们,请你来学一学它是怎样笑的,好吗?(学生自由尝试)今天,老师就希望小朋友们带着这样的笑容和我一起上

3、一节开开心心的数学课,好吗?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师:星期六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他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动物们最喜欢玩什么?(出示简易杠杆模型,模型两端各有一个吊篮)原来它们最喜欢玩的叫做飞上天的跷跷板。这时候,走来一只小兔弟弟和一只小兔妹妹(出示玩具),它们俩坐了上去(把两个小兔玩具分别放在模型两端的吊篮上)。  2.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小兔弟弟这边低,小兔妹妹那边高。  生2:小兔妹妹上去了,小兔弟弟下来了。  生3:小兔弟弟重,小兔妹妹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小兔弟弟把它这边压下来了,所以它比较重

4、,小兔妹妹那边高高的往上翘起来了,所以它轻。  ……  3.小朋友们真厉害,能看出谁轻谁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出示课题,注意“轻”字用较浅的颜色,贴得高一些;“重”字用较深的颜色,贴得低一些。)  (评析借助学生玩“跷跷板”的经验来创设情境,让卡通小兔坐上了跷跷板,充满童趣,使学生对比较“轻重”的学习立刻就有了既新鲜又亲切的感觉,也激发了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究。)  (二)实践操作,体验轻重  1.说一说。  师:现在就请小兔休息一会儿,咱们大家来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两样东西来比,一眼就能看出谁轻谁重。(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  生1:桌子和凳子比,桌子重,凳子轻。

5、  生2:我吃饭用的碗比勺子重。  生3:大象和小象比,小象轻,大象重。  生4:我爸爸买了1千克梨和0.5千克香蕉,一千克梨重,0.5千克香蕉轻。  生5:我用象和蚂蚁比,象重,蚂蚁轻。  生6:我用剑龙、霸王龙和翼龙比,霸王龙最重,剑龙最轻。  ……  (回答较精彩的学生很高兴地得到了一颗“乐乐星”。)  (评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积极发言,不仅举出了许多生活实例,而且大胆比较卡通形象的轻重,思路开阔,而且很有个性,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就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数学”。)  2.掂一掂。  (1)观察自己课桌上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猜一猜谁轻谁重。  现在,请把你的文具盒放在一只手上,学具盒

6、放在另一只手上,两只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感觉一下,文具盒和学具盒谁重谁轻。  师:请小朋友把轻的举高一些(生把学具盒举高了),把重的放低一些(生把文具盒放低)。  (评析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引导学生先动脑猜一猜,再动手掂一掂,获得对轻重的感性体验。)  (2)师:你们想不想再掂一掂?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出示质量差不多的苹果和橘子各一个),谁来试一试?  师拿给学生,比一比,什么重,什么轻?还有谁想试试?  生1:苹果重,橘子轻。  生2:橘子重,苹果轻。  生3:它们差不多重,我比不出来。  生4:它们一样重。  ……  (3)师:现在小朋友们的意见都不一样,究竟是什么重

7、,什么轻?我们拿不准,那该怎么办呢?  生:用秤称过再比。  ……  师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给予适当的评价。  (评析这个环节,让学生比较两个质量相近的水果的轻重,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结论。学生可能会感到:差不多重的物体用手掂一掂,很难分辨出谁轻谁重。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  3.称一称。  (1)师:刚才大家想了很多好办法来比较苹果和橘子谁轻谁重。因为它们差不多重,用手很难掂出来,所以得请一些工具来帮忙。用秤可以称,老师这里还有一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