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末复习2.doc

初三期末复习2.doc

ID:53839986

大小:2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8

初三期末复习2.doc_第1页
初三期末复习2.doc_第2页
初三期末复习2.doc_第3页
初三期末复习2.doc_第4页
初三期末复习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期末复习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数学1.把抛物线y=-x2+4x-3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变换后的抛物线解析式是()A.y=-(x+3)2-2 B.y=-(x+1)2-1C.y=-x2+x-5D.都不正确2.下面是李刚同学在一次测验中解答的数学题:①若x2=4,则x=2,②方程x(x-1)=2(x-1)的解为x=2,③若x=0是方程(m-2)x2+3x+m2+2m-8=0的解,则m=2或-4,④若x2+2x+k=0两根的倒数和等于4,则k=,其中答对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过点A(-3,0),B(0,3),⊙O的半径为1(

2、O为坐标原点),点P在直线AB上,过点P作⊙O的一条切线PQ,Q为切点,则切线长PQ的最小值为 A.B.2C.3D.4.一组数据3,1,0,-1,-3的方差为.5.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4k-2)x+4k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最大整数值为.6.如图,是一个工件的三视图,则此工件的全面积是.(计算结果保留π).7.如图,⊙O中,若∠AOB=100°,则∠BCD=°.8.如图.□ABCD中,AB=m,以点C为顶点的抛物线y=ax2+bx+c经过x轴上的点A、B.则点B的坐标是.9.已知a,b为一元二次方程x2+2x-2013=0的两根,那么a2+a-b的值为.10

3、.如图,有一座拱桥洞呈抛物线形状,这个桥洞的最大高度为16m,跨度为40m,现把它的示意图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则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第12题图)    11.设A(-2,y1),B(1,y2),C(2,y3)是抛物线y=(x+1)2+a上的三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用>号连接)12.我们定义:若一条直线能将一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则这条直线叫做这个矩形的一条和谐直线.如图矩形ABCD中,已知AB=8,AD=10,并设点B的坐标为(m,0),其中m>0.CE=3,若点G(5,8)在过点E的和谐直线上,则m的值为=13.对于任何的实数t,抛物线y=x

4、2+(2-t)x+t总经过一个固定的点,这个点坐标是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对于任意两点P1(x1,y1)与P2(x2,y2)的“优越距离”,给出如下定义:若

5、x1-x2

6、≥

7、y1-y2

8、,则点P1与点P2的“优越距离”为

9、x1-x2

10、;若

11、x1-x2

12、<

13、y1-y2

14、,则点P1与点P2的“优越距离”为

15、y1-y2

16、.已知点A(-2,0),B(0,a),若点A与点B的“优越距离”不大于2,则a满足的条件是15.为了解八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我校语文组从八年级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对他们的读书时间进行了调查并将收集的数据绘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依据图中提供的

17、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⑴从八年级抽取了多少名学生?⑵填空(直接把答案填到横线上)①“2—2.5小时”的部分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_______度;②课外阅读时间的中位数落在_______(填时间段)内.⑶如果八年级共有800名学生,请估算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1.5小时的有多少人?15.有两个黑布袋,布袋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标有数字1和2.布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标有数字,和.小明从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其标有的数字为,再从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其标有的数字为,这样就确定点的一个坐标为.(1)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写出点

18、的所有可能坐标;(2)求点落在直线上的概率.16.如图,某人在一栋高层建筑顶部C处测得山坡坡脚A处的俯角为60°,又测得山坡上一棵小树树干与坡面交界P处的俯角为45°,已知OA=50米,山坡坡度为(即tan∠PAB=,其中PB⊥AB),且O、A、B在同一条直线上.(1)求此高层建筑的高度OC.(结果保留根号形式.);(2)求坡脚A处到小树树干与坡面交界P处的坡面距离AP的长度.(人的高度及测量仪器高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17.在Rt△ABC中,∠C=90°,AC=6,,⊙B的半径长为1,⊙B交边CB于点P,点O是边AB上的动点.(1)如图1,将⊙B绕点P旋转1

19、80°得到⊙M,请判断⊙M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当△OMP是等腰三角形时,求OA的长;(3)如图3,点N是边BC上的动点,如果以NB为半径的⊙N和以OA为半径的⊙O外切,设NB=y,OA=x,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图1图2图318.如图1,△ABC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点A、C分别是一次函数的图像与y轴、x轴的交点,点B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且该二次函数图像上存在一点D使四边形ABCD能构成平行四边形.(1)试求b、c的值,并写出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动点P从A到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