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涌动着的生命2.doc

课堂──涌动着的生命2.doc

ID:53844069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8

课堂──涌动着的生命2.doc_第1页
课堂──涌动着的生命2.doc_第2页
课堂──涌动着的生命2.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堂──涌动着的生命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涌动着的生命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充分挖掘课堂的作用,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乐学”、“爱学”。一、寓教育于活动,绽放生命活力。《品德与社会

2、》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品德与社会课活动化教学的特点。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

3、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课堂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如教学《我和同学》这一课,我在课前和学生一起玩平时经常玩的游戏,通过在游戏中找规则,从而引出家庭中的规则、学校生活中的规则、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最后得出生活处处有规则。通过游戏,也让学生感受到没有规则,游戏将无法进行,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二、关注生成问题,展示思维碰撞。合理利用教材,就要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好教学过程,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使得教师不可能完全设计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更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儿童的言语、行为、动作、想法、活动的结果和会产生的问题,这就使得课堂的实施过程具有了不确定

4、性,上课富有创新性。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随机应变,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更密切地关注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我们的班集体》这课时,当我们正围绕“集体生活中的规则”这一话题开展课堂活动时,有一个一向比较调皮的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说:“有规则一点也不好,课间休息时间那么短,排队打水喝,还没轮到我就上课了,一点都不好!”对这一突发的看似不和谐的小插曲,我并没有担心影响上课效果而漠然视之,而是马上抓住这一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进行疏导。我走到这个小男孩的身旁,说:“我也发现了这一点,有的同学排队站了半天,可是还没轮到他上课铃就响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吗?”这个小男孩很不

5、好意思地站了起来,他一声不响地站在那里,似乎在等待我的批评。我又说道:“没关系,我们想听听你的想法!”他还是默不做声的站在那里,其他同学们都盯着他。我知道现在让他开口很难,我马上把问题转向了全班,让全班同学围绕这个问题想想解决的办法。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同学们非常投入地参与到讨论中,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打水的同学一次少打一点,够喝就行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节约了用水。我又转向刚刚那个学生说:“你同意吗?这样相信课间时间大家都能打到水喝”他高兴地点了点头。我引导到:“刚才同学们商量的结果,其实也是我们制定的一个小规则,你说是吗?你会遵守吗?”“会!”他大声地回答到。全班同

6、学都笑了,他也摸着脑袋笑了!我这样处理这节课中生成的问题,不仅没有影响所谓的教学效果,相反,通过师生的沟通与交往,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可能性。“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生成问题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深入了解学生,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欢迎学生生成问题,会鼓励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三、合理利用教材,相机调整教学。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

7、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杖。一翻开教材,就如迎面扑来一缕和煦的春风,那么亲切,那么暖人。那精美的选图,精巧的布局,吸引着老师和学生的目光,让人爱不释手。我在教学中,树立新的教材观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又如在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充分交流、展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收获,并举办了一次成长回顾展,学生都体味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如何让学生感受学习中有苦也有乐呢?如何面对困难呢?我给学生讲了一些名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如:《借光读书》、《高尔基的故事》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