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原著”文化楼书文案(-超经典).doc

“颐和原著”文化楼书文案(-超经典).doc

ID:53845264

大小:1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8

“颐和原著”文化楼书文案(-超经典).doc_第1页
“颐和原著”文化楼书文案(-超经典).doc_第2页
“颐和原著”文化楼书文案(-超经典).doc_第3页
“颐和原著”文化楼书文案(-超经典).doc_第4页
“颐和原著”文化楼书文案(-超经典).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颐和原著”文化楼书文案(-超经典).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颐和原著”文化楼书文案(超经典)封面:履迹相承FOOTBYFOOT颐和园P1-2(卷首衔页)二百五十载,吾与中华之渊源第一板块(溯源)P3-4(衔页-板块主标)主标:家,天下者,营山河细文:一如常人,贵为帝王者,也有自己的爱好。250年前,以“家国天下”为襟怀的清高宗,将运营山河之韬略,巧施于园林肇建。天子,乃营国大匠;“园林”之道,若天子画笔。天子雅好,以此笔点山染水;却成就,东方山水园林之最大成者——清漪园(今颐和园)。而二百载国史跌宕,更令颐和园,沉淀为中华皇家园林中,仅存于今的绝世孤品。P5-6(乾隆)主标:一位中国皇帝的山水韬略细文:18世纪中期,中华又一盛世,自

2、乾隆帝御下,攀至顶峰。这位皇帝,24岁即登极九五之尊,以一己年号,统摄华夏全舆。新帝武略文韬,既有家国天下之襟怀,也有鉴赏山水的雅好。公元1751、1757、1762、1765、1780、1784……这位皇帝,于其治下60载岁月,六出禁城,飞渡关山,巡旅江南。执于以一足一履,躬亲体认,河山之美。其中,江南园林,凭咫尺精微,收纳山水大势,给皇帝以深邃启发。其寻历珍贵造园素材,携归内府。并遣画师,摹尽天下名园,以资于清漪园等御苑筹建。最终,这位皇帝借“园林”之道,在京畿西北,布阵胸中“大山水”格局,直抒韬略。P7-8(颐和清漪)主标:一座百年宫苑的历史品格细文:清漪园,1749年

3、起建,1764年告竣。工程耗银四百八十万两,囊括四海至珍。在这前后历时的十五年里,乾隆平定了蒙古与回部的内乱,拒绝了英国人的贸易要求……在这位皇帝心中,清漪园的份量,并不比其他国事轻忽。占地295公顷的这座园子,是献与太后的寿礼,是京西治水工程的枢要,更是乾隆山水韬略的关键一子。所谓“一园建成,全局皆活”,即意指清漪园建成后的一事多利。种种利益,使清廷皇室于光绪年间,不惜工本重修此园,并更名“颐和园”。从“清漪”到“颐和”,更迭的名号后,是历史的跌宕变迁。这座园子,是今世仅存的最后一座皇家园囿,更是自汉武帝建章宫首创“一池三山”理水模式以来,最後一座还因袭此模式的宫苑。它降生

4、于中国古典园林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深厚园林文化的积淀中,其已然是中华千年园林史的巅峰之作。第三板块(三山五园)P17-18(衔页-板块主标)主标:守,枢要地,明进退细文:清漪园的建成,为许多错综无绪的脉络,绾结出一个枢纽。它汇通京西丰沛的水脉,泽被千顷良田同时,佑领皇室舟舰,于风月无双处,进出都城。其奠基,恰为乾隆帝心中之山水大局,注上点睛之笔。使三山五园气脉相连,与京畿西北官宦贵胄的私园一同,联结出一片庞大有机的园林之海。P19-20(水治/皇家水路)主标:导水治国,源同一理把皇家的宫苑建设,与京都的水利建设结合,这是自西汉以来形成的传统。清代京畿西北,作为庞大的宫苑麋集区域

5、,其水系治理备受关注。乾隆时,为增加玉河水量以满足京城用水需要,同时为防洪及发展西郊水稻生产,借修建清漪园之机,彻底的疏浚了京西的水脉体系,而清漪园的建成,便意味着这个水系枢纽部位的最终完善。整治之后,京畿西北形成了,“玉泉山-玉河-昆明湖-长河”这一可控制调节的供水系统。保证了宫廷、园林的足够用水,圆满的接济了通惠河上源的储水量,徽记千亩农田的灌溉。同时,还使一条由西直门直达玉泉山静明园的,长达十余公里的皇家专用水上游览路线,得以会通。当时,西郊宫苑,气脉相连,中间以长河及玉河通会,沿途的农田、村舍皆能纳入园林景观面内。帝王乘御舟,游弋河湖行宫之中,浑然天成的景色,足以令人

6、忘我。乾隆经常到此游览,甚至从京西园林区返回禁城大内时,亦往往不走陆路而故意绕道,在清漪园水木自亲码头下船,乘御舟,经昆明湖,循长河水路进城。其时,供水上游览用的御舟,就先后建造了“镜中游”、“芙蓉舰”、“万荷舟”、“锦浪飞凫”、“澄虚”、“景龙舟”、“祥莲艇”、“喜龙舟”等,最大的船身长达13丈,极尽华美。清漪园的修建,一事多利,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无愧为艺术与工程相结合、造园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的出色范例。以建园,而治水,而惠及漕运、农业,并最终服务皇室生活,这种统筹处事的韬略,在治水与治国上,是源同一理的。P21-22(园林特区)主标:一园既成,全局皆活北京西

7、北郊海淀镇以北的丹棱沜一带,湖泊罗布,泉眼特多,官僚贵戚纷纷在这里占地造园。清代,因皇家园林多在西北郊,京官们为入宫或入园的方便,更多在内城西北营建宅第。在全盛时期,自海淀镇至香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弘雅园、澄怀园、自得园、含芳园、墨尔根园、诚亲王园、康亲王园、寿恩公主园、礼王园、泉宗庙花园、圣化寺花园等90多处皇家离宫御苑与赐园。极目所见,皆馆阁联属,绿树掩映,连绵二十余里,蔚为壮观。形成一个巨大的“园林之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