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doc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doc

ID:53845451

大小:1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8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doc_第1页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doc_第2页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doc_第3页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doc_第4页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  摘要:中国经济区域化历来已久,特别是基于行政区划下的经济区域化现象,因地方保护主义或重复建设等问题,反而阻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突破当前行政区划下的经济区域化,设立经济协同机构来重新构建新的经济区是促进国家经济及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国经济区域经济行政区划协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式无论是结构还是体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面对经济区域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中国行政区划为特征的经济区域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积极从调整行政区划下的经济区域性协同发展机制,以适应中国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当前行政单元下的行政区经济带的问题探讨 

2、 中国的行政区划结构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现象表现为“行政区域经济”,其显著特点表现在:一是经济活动在组织上依附于某一行政区域范围内,并受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二是行政区域内政府对辖区内经济组织有相应的区域利益。在计划经济阶段,由地方政府管辖下的行政化区域经济组织,促进了国家经济目标的完成。但在市场化经济进程发展中,由于中央对地方的放权,地方经济自主权的扩大,无形中突出了地方利益的排他性,从而使得行政区经济表现出显著的封闭性。一方面形成的地方市场分割,导致行政区域内经济的排外性。据统计,1985年我国省际贸易总额占全国商品零售总额的60%;1992年降至50%。省际平均贸易量的下降,其直接

3、后果是对地区经济的封锁与对地方企业的保护,不利于市场的条件作用,也影响了整个国内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本地企业发展中形成重复投资严重。以省区经济为例,各省在产业设置上往往将经济作为重点,重复生产、重复引进等导致重复建设严重。如“六五”期间发生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的重复生产;“九五”期间电子、汽车、机械、建材等产业重复建设严重;1996年东部与中部区域在工业结构上的相似率达到93.5%。同时,行政区域经济也阻碍了经济的区域化发展。区域经济的形成以市场为主体,通过资源或产品服务来形成经济主体间的自然流动,而政府体制下的区域经济,因本地利益的影响,如设卡、市场保护等限制和阻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

4、、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构建以市场为主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对于行政区域下的经济单元必然带来发展矛盾。为此,通过调整行政区划,或者增加新的行政协同机制来适应经济区域化的健康发展。  (一)构建中央以下、省级以上的行政协同机构  中国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致的,对于行政区域经济下的经济主体间的协同问题,首先建立中央以下、省以上的行政协同机构。这一级的行政权力主要以经济区域分布为依据,从权力上来协同各省级政府,特别是在直辖市区域扩大上,以经济发达地区来构建直辖区,以消减因省际间的利益缺乏统筹的区域经济形式。同时,

5、这一级行政协同权力需要从解决省际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实体重复建设问题,要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上,协同好各省际间的关系。如在产业政策制定上,要结合投资环境、税收制度、就业需求等方面进行优化,在财政支持上,通过行政区域协同机构与中央进行协调,并依照权、责、利原则,实现对省际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基础设施、省际区域内的经济制度以及行政制度进行统筹,成立专门的行政协同机构来解决行政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减少因行政区划带来的行政区域经济与中国区域经济间的矛盾。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省制模式的延续在中国已达千年,对于由行政区划形成的地域概念及文化艺术也是当前构建跨省行政协调机构的重要难题之一,特别是在文化协同上,要逐渐

6、减少或淡化省的行政功能,满足对大区域经济的科学规划。  (二)构建以省内跨地县的区域化经济  以省内经济区域化发展中经济区域同质化问题为例,迫切需要从经济管理的联系性和合理性上打破以省内地县为特征的行政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地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我们从经济区的形成发展来看,行政区划下的地域经济一直受到省内各市级、地级行政机构的影响,通过设立以省内局部经济区相适应的经济协调机构,其地位为省以下、省辖市以上的副省级,将原来的省辖市破格升级,或者设立单独的一级协调机构,对省内各计划单列市明确为副省级,使得这些行政机构能够克服来自本区内地方政府的阻碍,更好地从连片经济发展中协同推进区域经济。  (三)

7、对跨省界的小范围经济区域建立协调机构  跨省界的小范围经济区建设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往往在经济协同中缺乏动力和活力。如蒙晋陕豫等交界地带,这些经济区因地处多省交界,在长期的行政区划经济限制下发展缓慢,也是学者们关注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由于在地域及行政管辖上远离经济核心地区,对于省界地带的重视不够,再加上各省行政区多以自身利益为重,忽视了对行政区交界地带的资源整合与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