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化学检测卷.doc

初三 化学检测卷.doc

ID:53857847

大小:322.4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09

初三 化学检测卷.doc_第1页
初三 化学检测卷.doc_第2页
初三 化学检测卷.doc_第3页
初三 化学检测卷.doc_第4页
初三 化学检测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 化学检测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检测(试卷满分:6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H-1O-16C-1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让人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化学角度对古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分析,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身碎骨浑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2.合理利用能源,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环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开发绿色可再生生物柴油燃料B.开发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C.废旧电池统一回收并处理,不能随意丢弃D.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加快经济发展3.化学与生产

2、、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B.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C.回收废弃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D.焊接金属时可用氧气作保护气4.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金属锌常镀在铁表面防腐蚀。如图是锌元素的相关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第11页,共11页A.锌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元素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C.锌原子的质子数是30D.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9g1.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铁钉B.闻气体气味C.拿取滴管D.稀释浓硫酸2.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中学生生长发育。你认为小雨同

3、学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早餐长期吃油炸食品B.中午经常泡一点方便面填饱肚子C.吃妈妈烧的可口的晚餐,荤素搭配D.长期用可乐、雪碧饮料代替白开水3.石墨纸是高碳磷片石墨经化学处理,高温膨胀轧制而成,如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片,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显示器、数码摄像机、移动电话及针对个人的助理设备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1页,共11页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B.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C.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1.猜想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下列猜想一

4、定不合理的是(  )A.某物质燃烧出现火星四射现象,该物质中可能含有铁B.某物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中可能含有三种元素C.某反应生成物是盐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是酸和碱D.某物质经检测属于氧化物,该物质可能是碳酸钠2.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燃烧条件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C.空气组成模型D.乳浊液组成模型第11页,共11页1.维生素D3又叫“阳光维生素”,因为它是由人体皮肤含有的一种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生成的,它的化学式为C27H44O.下列有关维生素D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氢两种元素

5、质量比是27:44B.由62个原子构成C.儿童多晒阳光可预防骨软化症D.氢元素含量最高2.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部分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B.该反应为氮肥的生产做了很大贡献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生成物为氧化物3.通过初中阶段所学的常见实验和知识,能得出相应的正确观点的是(  )常见实验相应观点A墙内开花墙外香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B氮、氧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有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煤气、天然气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所有气体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D氮气、氧气由分子构成物质都是由分子

6、构成第11页,共11页1.化学家们长久以来就能合成环状分子,并且知道“环环相扣”可能做出分子级别的零部件,如图演示了铜离子催化作用下环状分子的变化过程,下列有关该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该技术在制造纳米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B.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发生改变C.铜离子的符号是Cu2+D.上述变化中催化剂并没有参加反应2.侯氏制碱法的产物中有碳酸氢钠(NaHCO3)、氯化铵(NH4Cl)两种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如图,由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大B.30℃时,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

7、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C.3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D.30℃时,将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有晶体析出第11页,共11页1.在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装有二氧化碳,在分别向其中用注射器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用压强传感器测量了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示),请结合图象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①表示在二氧化碳中加水的压强变化情况B.利用测量压强的变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C.AE段后压强明显降低的原因是振荡加快了反应速率D.图①中瓶内气体压强最终与初始压强相当二、填空题2.(6分)某同学利用U型管设计一

8、套如下的制取和收集气体装置,请你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利用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______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用U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