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的列式计算法.doc

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的列式计算法.doc

ID:53863441

大小:2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9

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的列式计算法.doc_第1页
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的列式计算法.doc_第2页
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的列式计算法.doc_第3页
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的列式计算法.doc_第4页
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的列式计算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的列式计算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的列式计算法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的列式计算法《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时,可选用债务法或递延法。对于这两种方法,在期末计算所得税费用和递延税款时,可统一采用如下的列式进行计算,计算过程显得较为简便,笔者将该方法简称为列式计算所得税费用法。期末计算所得税费用和递延税款时的列式为: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本期所得税税率=本期应交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时间性差异×相应的所得税税率借或贷:递延税款=本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从该列式可以看出,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计算本期的所得税费用

2、分为三步:第一步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第二步计算本期的应交所得税额,第三步计算本期的所得税费用。下面就如何运用列式计算所得税法加以说明。一、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列式中的第一步是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正确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二是正确确定加减号。1、正确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时间性差异,是指由于税法

3、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首先要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因为“递延税款”是由于时间性差异引起的。只有正确区分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才有可能正确计算递延税款,进而正确计算本年的所得税费用。正确区分永久性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第一个重要工作。2、正确确定加减号。如上述列式所表示的,“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这里的“加”“减”号如何确定呢?确定的标准是:如果差异(无

4、论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时间性差异)是收益方面的差异,如果按税法规定该差异今年应交税,则“加”;反之,按税法规定该差异今年不交税,则“减”。如果差异是费用或损失方面的差异,如果按税法规定该差异今年可抵税,则“减”;反之,按税法规定该差异今年不能抵税,则“加”。例如,某企业本年的国债利息收入为30万元,按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不用交所得税,该差异是永久性差异,属于收益性方面的差异,由于该差异按税法规定本年不用交税,故在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时用本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减”去这30万元。又如,某企业今年会计核算时对某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为元,而按税法规定今年该固定资产的应计折

5、旧额为元,产生了20000元的时间性差异,该差异属于费用方面的差异,由于按税法规定该差异今年不能抵税,故在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时用本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加”上这20000元。二、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列式的第二步是计算本期的应交所得税额,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本期所得税税率。值得注意的是,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无论是采用债务法还是采用递延法,无论当期的所得税税率与以前期间相比是否发生了变化,均用“本期”的税率进行计算。三、计算本期所得税费用列式的第三步是计算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时间性差异×相应的所得税税率。该步计算中的“时间

6、性差异×相应的税率”就是本期的递延税款。该步计算中应注意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加减号的确定,二是税率的确定。1、正确确定该步计算中的加减号。确定方法是:如果第一步计算中在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是用“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时间性差异”,则这里应为“减”号;如果第一步计算中在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是用“本年税前会计利润-时间性差异”,则这里应为“加”号。简而言之,如上述公式所表示的:“上若为加,下就应为减”;“上若为减,下就应为加”。2、正确确定税率。这里的“相应的税率”的确定具体为:(1)在递延法下,如果是产生时间性差异的当期,则用时间性差异乘以“本期”的税率

7、;如果是转回时间性差异的当期,则用时间性差异乘以“原来”的税率(即产生时间性差异当期的税率)。(2)在债务法下,无论税率是否发生变化,无论本期是产生时间性差异或是转回时间性差异,都用时间性差异乘以“本期”的所得税税率。(3)值得注意的是,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如果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被投资企业盈利投资企业因此确认投资收益时所产生的时间性差异,此时用时间性差异乘以两个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之差。四、正确确定会计分录对于“递延税款”的发生额是登记在借方或贷方一般的书刊是这样叙述的:发生可抵减税时间性差异登记在“递延税款”的借方,转回

8、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登记在“递延税款”的贷方;发生应纳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