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麦蚜虫.doc

安徽小麦蚜虫.doc

ID:53874093

大小:38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10

安徽小麦蚜虫.doc_第1页
安徽小麦蚜虫.doc_第2页
安徽小麦蚜虫.doc_第3页
安徽小麦蚜虫.doc_第4页
安徽小麦蚜虫.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小麦蚜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麦蚜虫 同翅目蚜科Homoptera:Aphididae(aphids),我国为害小麦的蚜虫有多种,通常较普遍而重要的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无网长管蚜。  在国内除无网长管蚜分布范围狭外,其余在各麦区均普遍发生,但常以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重。一般麦长管蚜无论南北方密度均相当大,但偏北方发生更重;麦二叉蚜主要发生于长江以北各省,尤以比较少雨的西北冬春麦区频率最高。就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来说,除小麦、大麦、燕麦、糜子、高粱和玉米等寄主外,麦长管蚜还能为害水稻、甘蔗和茭白等禾本科作物及早熟禾、看麦娘、马唐、棒头草、狗牙根和野燕麦等杂草,麦二叉蚜能

2、取食赖草、冰草、雀麦、星星草和马唐等禾本科杂草。  为害症状,麦蚜的为害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个方面: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的汁液。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间接为害是指麦蚜能在为害的同间,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一、种类与分布麦长管蚜(Englishgrainaphid,wheataphid)Macrosiphumavenae(Fabricius)世界各产麦区均有分布;全国各麦区均有分布且为害严重。麦二叉蚜(Gr

3、eenbug)Schizaphisgraminum(Rondani)世界各产麦区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麦区,以西北麦区多发。禾谷缢管蚜(oatbird-cherryaphid,bird-cherryaphid)Rhopalosiphumpadi(L.)又称小米蚜。世界各产麦区均有分布;全国各麦区均有分布。麦无网长管蚜(rose-grainaphid)Metopolophumdirhodum(Walker)世界各产麦区均有分布;全国各麦区均有分布且为害严重。形态特征项目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蚜有翅胎生雌蚜体长(mm)1.8-2.32.4-2.81.6左右体色绿

4、色,腹背中央有深绿色纵纹黄绿色至浓绿色,背腹两侧有褐斑4-5个暗绿带紫褐色,腹背后方具红色晕斑2个触角比体短,第3节有5-8个感觉孔比体长,第3节有6-18个感觉孔比体长,第3节有20-30个感觉孔前翅中脉分二叉分三叉分三叉腹管圆锥状,中等长,黑色管状,极长,黄绿色近圆筒形,黑色,端部缢缩如瓶颈状无翅胎生雌虫体长(mm)1.4-22.3-2.91.7-1.8体色淡黄绿至绿色,腹背中央有深绿色纵线淡绿色或黄绿色,背侧有褐色斑点浓绿色或紫褐色,腹部后方有红色晕斑触角为体长一半或稍长与体等长或超过体长,黑色仅为体长一半二、寄主与为害主要为害小麦、糜子(穄子,不粘)、高粱、玉米

5、、谷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莎草科、香蒲科杂草(第2寄主,禾谷缢管蚜),还为害李、桃、杏等李属木本植物(第1寄主,禾谷缢管蚜,在其上越冬)或梨、苹果等或野生蔷薇属木本植物(第1寄主,麦无网长管蚜,在其上越冬)。麦蚜的为害包括3方面:(1)成、若蚜群集于叶片、嫩穗、茎等部位刺吸汁液为害,造成“锁口蜜”,阻碍小麦生长发育。(2)分泌蜜露,引起霉菌发生—霉污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3)传播病毒(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后者传毒力最强),如小、大麦黄矮病毒等,导致病害流行。三、发生规律、生活史及习性麦长管蚜喜温暖潮湿,发育起点温度为3℃,6℃以上开始活动为害。16℃以上繁殖迅速。它的繁殖

6、、为害盛期在抽穗期至乳熟期,故又称“麦穗蚜”。禾谷缢蚜喜湿而对温度适应幅度广,在温暖地区自小麦苗期至乳熟期虫口常稳步上升,全期均能为害。麦二叉蚜耐低温干旱,发育起点温度为0-1.6℃,5℃以上即能繁殖,15-22℃条件下繁殖迅速。它的为害盛期主要在小麦苗期,抽穗后虫口趋向消退。3种麦蚜在小麦植株上垂直分布不同。长管蚜喜光,孕穗期多在上部叶正面,尤其是抽穗后绝大多数均集中于穗部为害。麦二叉蚜怕光照,拔节期多在植株下部叶背聚集为害,致害能力强;孕穗期为害部位上移,以倒二、倒三叶背居多。禾谷缢蚜在小麦心叶和基部居多,为害部位较为分散。3种病毒传播黄矮病毒的能力,麦二叉蚜最强,

7、麦长管蚜次之,禾谷缢蚜最弱。(二)生活史生活史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世代1年10-20代1年10-20代华北1年10-20代越冬虫态淮河以北(1月份0℃等温线):不能越冬淮河以南:无翅胎生成、若蚜北纬36℃以北:卵南方:无翅胎生成、若蚜卵越冬场所冬麦田麦丛基部、禾本科杂草及土缝内芽处冬麦田麦丛基部、禾本科杂草及土缝内桃、李、杏、梨、苹果等果树枝条的腋芽处周年生活秋季小麦出苗后,麦蚜从夏季寄主上迁入麦田,随即有一个短暂的繁殖过程,但由于气温下降,蚜量上升缓慢,形成一个较低的峰后越冬;春季,小麦返青后开始活动、繁殖,在气温<15℃时虫口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