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题目.doc

形式逻辑题目.doc

ID:53874438

大小:108.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0

形式逻辑题目.doc_第1页
形式逻辑题目.doc_第2页
形式逻辑题目.doc_第3页
形式逻辑题目.doc_第4页
形式逻辑题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形式逻辑题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性质判断由量项、联项、主项和谓项构成,性质判断按质可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这句话中对“性质判断”这个概念是()来说明的。A、仅从内涵方面B、先从内涵方面,再从外延方面C、仅从外延方面D、先从外延方面,再从内涵方面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3、在下列各题中,不属于逻辑划分的是()A、思维

2、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B、树分为树干、树枝和树叶C、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D、工业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等4、由“长城”到“雄伟的长城”是()A、一个正确的限制B、一个错误的限制C、一个正确的概括D、一个错误的概括5、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A、逻辑常项B、逻辑变项C、语言表达形式D、思维内容6、“占世界人口总数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A、属种关系B、种属关系C、交叉关系D、全同关系7、概括的极限是()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哲学范畴D

3、、集合概念8、已知“所有天鹅是白的”为假,根据判断的对当关系,则“有些天鹅是白的”为()A、真B、假C、真假不定D、无法确定9、“要么p,要么q,要么r”这一判断的逻辑变项是()A、要么B、pC、p、qD、p、q、r10、“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语句中的“及格”与“不及格”的两个语词表达的概念之间()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11、“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科学”这

4、个定义的逻辑错误是()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循环定义D、比喻定义12、学校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这句话犯的划分错误是()A、多出子项B、子项相容C、概念混淆D、划分不全13、“小丁与小王是同学”这一判断是()A、联言判断B、关系判断C、全称判断D、特称判断14、若“所有p是s”与“有的s不是p”均真,则s与p之间的关系是()关系。A、同一B、交叉C、s真包含pD、s真包含于p15、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否定判断,则大前提只能是()A、PAMB、MOPC、PE

5、MD、MAP16、已知“甲队可能会战胜乙队”可推出()A、甲队必然战胜乙队B、并非“甲队必然不会战胜乙队”C、并非“甲队可能不会战胜乙队”D、并非“甲队必然会战胜乙队”17、“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上述使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18、“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罪;所以,某人犯法。”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A、肯定前件式B、肯定后件式C、否定前件

6、式D、否定后件式19、以“只有p,才q且r”和“非p”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结论()A、非p且非rB、非p或非rC、非q或非rD、非q且非r20、把绿色植物移到黑暗的地方,它就失去了绿色;再把它移到有光的地方,它又重新得到绿色。由此可知,光和植物产生绿色可能有因果联系。这里使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是()A、求同法B、求异法C、求同求异并用法D、共变法21、若肯定“P并且非q”,而否定“p蕴涵q”,则()的要求。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22、已知一个三段论的大前

7、提为A判断,小前提为O判断,要使它得出必然结论,这个三段论只能是()A、第一格B、第二格C、第三格D、第四格23、鲸有一对胸鳍,把海水波浪变成动力;船装上“船鳍”,船也可以把海水波浪变成动力。这里运用了()A、演绎推理B、不完全归纳推理C、科学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24、“你们课外学习小组,学习逻辑知识,我不反对,但是我也很难表示赞成。”这段议论违反了()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25、“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这个论证运用

8、的是()A、反证法B、归谬法C、选言证法D、独立证明26、下列各题中,正确的限制与概括是()A、把“鲁迅”限制为:少年时代的鲁迅,概括为:作家B、把“哲学”限制为:费尔巴哈,概括为:唯物主义C、把“逻辑学”限制为:演绎推理,概括为:科学D、把“假言推理”限制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概括为:推理27、“参加自学考试的不都是学生”与“参加自学考试的没有一个是学生”这两个判断()A、可同真同假B、可同真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可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28、关系推理(一)“A与B不等值,B与C不等值;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