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有测试氨渗漏要求的设备.doc

换热器及有测试氨渗漏要求的设备.doc

ID:53874789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0

换热器及有测试氨渗漏要求的设备.doc_第1页
换热器及有测试氨渗漏要求的设备.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换热器及有测试氨渗漏要求的设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换热器及有测试氨渗漏要求的设备的试压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当管程水压试验压力大于壳程水压试验压力时,为检查管子与管板连接的严密性,壳程试验压力按以下2种方式考虑进行。(1)提高壳程试验压力等于管程试验压力,但必须首先核算壳体在试验时产生的应力。要求壳体任意点的一次薄膜应力的计算值不得超过材料在试验温度下的90%屈服限(或残余变形0.2%的屈服限),同时接管和法兰等均能满足压力试验下的强度要求。(2)若经计算后不能采用上述方法试验,则壳、管程按各自试验压力试压后,壳程再进行氨渗漏实验。氨渗漏实验方法分为

2、:a.充入100%的氨气法(A法);b.充入10%~30%(体积)氨气法(B法);c.充入1%(体积)氨气法(C法),这样,不提高壳程实验压力,但是达到了检测管头泄漏的目的。3 氨渗漏实验方法按照GB151-1999的6.18.5规定,当管程实验压力高于壳程实验压力时,接头试压应按图样规定,或按供需双方商定的方法进行。今年年初,我厂加工的一批换热器,大部分管程水压试实压力均高于壳程水压试验压力,因此,我部门必须制定相关工艺。如《凝析油事故加热器》相关技术特性数据如表1。由于氨是易燃、易爆气体,实验现

3、场应切实做好防火和防爆的安全工作,厂属设备安全科必须派专人驻守现场。氨气有毒,实验人员和现场应切实做好防毒和隔离操作的工作。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氨渗透试验安排在周末进行。氨渗漏(B法)实验方法分为抽真空法和置换法。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建议采用置换法,拟订的置换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按工艺及规范完成该试压产品的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合格后使产品保持充满试压水状态;(2)打开放气排水阀门排水,同时打开(惰性气体)氮气压力钢瓶的阀门充入氮气;(3)当放气排水管在水池水中的管口在水池中有氮气溢出(即有大量气泡

4、)时,关闭放气排水阀门和(惰性气体)氮气压力钢瓶的阀门;(4)打开氨气压力钢瓶阀门,充入氨气,使压力达到0.09MPa(表压);(5)关闭氨气压力钢瓶阀门,停止充氨;(6)打开(惰性气体)氮气压力钢瓶氨门,充入氮气,使压力达到0.60MPa(表压);(7)将检漏显示剂(或试纸)紧密涂敷在管板上,并始终保持湿润状态。(8)关闭(惰性气体)氮气压力钢瓶阀门,停止充氮;(9)进行保压检漏,在检漏压力下,保压时间为6h。检查泄漏情况的时间和次数为:保压开始后0.5h,1h各一次,以后每2h检查一次,观察试纸

5、上有无红色斑点出现;(10)检漏实验完毕(或中述卸压),应小心慢慢地开启放气排水管路阀门进行排泄,避免因出压力过大吹跑水池中的水。事先,应在水池中放入自来水。(11)当压力降为“0”MPa时,打开(惰性气体)氮气压力钢瓶阀门和三通管路进气阀门,充入氮气,用3~5倍充气空间容积的(惰性气体)氮气进行置换,清除氨气后,关闭阀门。(12)拆除检漏用的设备和仪表,并进行清理。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主要是检验容器的各联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

6、须进行气密性试验。  压力容器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  (1)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对设计要求作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可与气压试验同时进行,试验压力应为气压试验的压力。  (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成的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其它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按设计图样规定。  (3)气密性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清洁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4)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安全附件应安装齐全。  (5)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10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

7、力,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涂刷肥皂水进行检查,以无泄漏为合格。如有泄漏,修补后重新进行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与气压试验是不一样的。首先,它们的目的不同,气密性试验是检验压力容器的严密性,气压试验是检验压力容器的耐压强度。其次试验压力不同,气密性试验压力为容器的设计压力,气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  另外,气密性试验时厂内安全人员必须到场,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设备上有安全阀装置,并在设备周围设置隔离带,严禁无关人员进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