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doc

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doc

ID:53875380

大小:1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0

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doc_第1页
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doc_第2页
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doc_第3页
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doc_第4页
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  摘要: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65%以上国人以消费大米为主。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农民从事水稻生产,中国能以不足世界十分一的耕地,养活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稻米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键词: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一、水稻栽培技术  1、晒种选种。晒种能够促进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选择阳光充足的好天气晒种3天左右即可。用清水选种只能选出空秕子,没成熟好的半成粒就选不出来,育苗时秧苗素质差生长缓慢,所以选种时,水的相对密度应达到1.13,(25千克水中,溶化6千克盐的相对

2、密度在1.13左右)在此盐水中选种就能把成熟差的稻粒全部选出来。特别提醒,盐水选种后一定要用清水洗2次,不然种子就不能出芽。  2、消毒催芽。为防止水稻病害,要对种子消毒,可用恶苗灵、咪鲜胺浸种。在30~32℃下,经1~2天内破胸露白,露白后温度降至25~28℃左右即适温,12~15小时后,芽长达0.1厘米左右,把种芽薄薄的摊开,散热降温,温度降至自然温度即可播种。  二、田间管理  1、秧田管理。秧田管理一定要耐心细致,注意保温保湿。出苗前封闭保温保湿,出苗80%以上时揭去地膜,小苗一叶一心时,棚内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二叶一心以后,棚内

3、温度控制在23度左右,注意通风,防止秧苗徒长。夜间最低气温在8度以上时可昼夜通风。稻苗在水分管理上做到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适量浇水。一般1~2叶期两天浇一次水,2~3叶期一天浇一次水,三叶期以后一天浇两次水,以早晨苗叶尖不吐水为准,浇水最好在早晚进行。  2、本田管理。本田整地最好实行秋翻地,耕翻深度在15~20厘米,秋翻可将稻茬、肥料、病虫害等翻于地下,在插秧前10天左右进行泡田,插秧前3~5天耙平整细,沉降后待插秧。插秧既要做到适时插秧,又要做到合理密植,一般在气温稳定通过13度时开始。插秧后3天左右,秧苗叶片挺起,早晨叶尖吐水,晴

4、天下午秧苗心叶展开,并扎下新根,即为返青。这一阶段主要是查苗补苗,保证密度和基本苗数。水稻返青期对水分特别敏感,因秧苗移栽时根系受伤,吸收能力降低,容易失去水分平衡。插秧后如果缺水,秧苗返青缓慢或延迟甚至会造成死苗,水分过多也会影响正常返青。插秧2~3天后,及时追肥,可促进新叶早生。要及时做好稻田化学除草,可直接撒施除草剂或在杂草出苗后使用喷雾除草剂。  三、水稻的病虫害防治  确保水稻高产、高效、优质必须做好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危害水稻的病虫害种类很多,像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白叶枯病等,虫害主要有稻螟虫、稻飞虱、粘虫等。  1、稻瘟病

5、。水稻稻瘟病,又名稻热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因发生时期、受害部位不同,又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防治可用40%硫磺唑悬浮剂500倍液,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等。  2、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纹枯病俗称“花脚杆”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稻穗和茎秆。  稻曲病俗称“绿霉病”、“青粉病”也有称“丰收病”、“火烟孢”,属于真菌性病害。纹枯病和稻曲病都属于真菌性病害,可用20%井岗霉素1000倍液、50%甲基

6、立枯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0%爱苗乳油4000倍液等,在破口期,抽穗期各喷雾防治2~3次。  3、水稻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地火烧、茅草瘟,水稻感病后,稻叶被破坏,有效光合作用的叶面积减少,导致穗数减少,空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发病越早,影响越大。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发病稻叶枯死后呈灰白色。可用10%溃枯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3~4次。  4、稻飞虱。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和危害陷蔽性,爆发性及毁灭

7、性的特性,如果发生且不及时防治就会严重减产或绝产。可用10%高效灭百可乳油2000~3000倍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2~3次。  5、稻螟虫。稻螟虫又称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害虫,包括三化螟、二化螟、大螟三种螟虫都是以幼虫蛀入水稻植株内取食,在水稻不同生育期,被害植株可形成枯心、枯鞘、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可用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杀虫双水剂200倍液或40%丙溴磷乳渍600倍液等喷雾防治2~3次。  6、粘虫。粘虫又名行军虫、剃枝虫,属于鳞翅目,夜蛾

8、科害虫。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玉米、水稻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以幼虫咬食叶片,严重时可吃光叶片,使植株形成光秆。也能咬食嫩穗和嫩茎,造成严重减产。在幼虫2~3龄期,可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