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火电机组agc调节品质技术手段与试验研究

改善火电机组agc调节品质技术手段与试验研究

ID:5390618

大小:273.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改善火电机组agc调节品质技术手段与试验研究_第1页
改善火电机组agc调节品质技术手段与试验研究_第2页
改善火电机组agc调节品质技术手段与试验研究_第3页
改善火电机组agc调节品质技术手段与试验研究_第4页
改善火电机组agc调节品质技术手段与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善火电机组agc调节品质技术手段与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兔兔www.xuetutu.com第46卷第6期锅炉技术Vo1.46,NO.62015年11月B0ILERTECHN0L0GYNOV.,2015改善火电机组AGC调节品质的技术手段及试验研究李志明,王文兰,满文成,康潇(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80)摘要:针对火电机组负荷响应速度慢、长期承担负荷变化调节的因素,提出改善机组AGC调节品质的技术手段。分别提高汽轮机调门响应负荷指令速度、增强煤量和一次风量的前馈作用、采用定压一滑压联合调节方式和正确使用风煤交叉限制的4种新型调节手段。通过AGC跟随试验及曲线分析,证明此改善方法是可行的。关键词:AGC;火电机组;改善;负

2、荷响应速度;试验中图分类号:TK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763(2015)06—0013—04针对以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改善0前言火电机组AGC调节品质的技术手段,同时进行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自动化水平的了实验研究,对机组的可控性和协调控制系统进不断提高,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GC(Automatic行改进和完善,提高了火电机组的自动化控制GenerationContro1)功能的机组在电网中的比重水平。越来越大,自动发电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电网1改善火电机组AGC调节品质的技术手段运行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维持电力系统频率合格稳定、控制网际电量交换按计划运行以及单元

3、制机组的负荷控制一般由协调控制系电网经济调度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统来完成,协调控制系统通过改变锅炉燃烧率和电网调度要求火电机组的出力能快速随负汽轮机调门开度来调节机组负荷和主汽压力。荷指令的变化,即负荷响应的延迟小、负荷变化协调控制系统在保证机组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响速度快、负荷变化范围大。但火电机组具有高应调度的负荷变化要求,并保持主汽压力在允许温、高压、控制参数多等特性,负荷的变化将同时的范围内。主汽压力反映了发电机、锅炉之间的影响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的运行状况和运行参能量平衡,它是单元制机组安全、稳定的一个重数。目前,多点机组AGC调节有以下3个主要要标志。问题:由于单元制机组

4、锅炉发热量的改变有较大(1)火电机组由于其固有的特点,负荷响应的延迟和惯性,根据对汽轮机、锅炉负荷响应特速度远远跟不上电负荷的变化,无法满足电网对性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提高机组负荷响应快速负荷调度的要求;速率的关键在于锅炉负荷响应速率的提高,而缩(2)火电机组对负荷调度指令的反应时间及短负荷响应滞后时间的关键在于通过调门的动调节速度无法与水电和燃气轮机机组相比,因态过开,合理利用过路的蓄热。在主汽压力的允此,在电网中对短期负荷变化起调节作用的仍然许范围内,通过汽轮机调门的适当动作,可利用是水电和燃气轮机机组,而火电机组则承担长期机组的蓄热能力缩短机组在负荷调整初期的响负荷变化的调节;应

5、时间。同时,适当超调送入过路的燃烧量,及(3)电网调度与发电厂在AGC调节指标的时恢复机组的蓄热,稳定主汽压力,使锅炉蒸发要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量与机组负荷保持一致。收稿日期:2014—09—06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1MS0721)}内蒙古工业大学重点科学研究项目(ZD201320)作者简介:李志明(1990一),男,硕士生,主要从事电厂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学兔兔www.xuetutu.com14锅炉技术第46卷1.1汽轮机调门迅速响应负荷指令,充分利用锅略,应适当调整PTn环节中的时间常数和阶次,炉的蓄热能力以缩短纯延迟时间和减少参数波动。某300MW这种方法要求协

6、调控制系统在接到AGC负机组,调试中根据锅炉控制对象特性试验确定荷指令调节后,汽轮机调门不加任何延迟地迅速PTn为4阶环节,考虑到利用锅炉的蓄热能力来打开,并放宽限制汽轮机调门动作的压力波动允满足负荷初始变化的需求,将PTn降为二阶环许值。通过实验对比,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将负荷节;同时,适当放宽限制汽轮机调门动作的压力响应纯延迟时间(r)缩短1.0~1.5min。波动允许值,取得了较好的调节效果。利用锅炉的蓄热能力,暂时牺牲主汽压力参负荷指令机前压力数的稳定,只是为了满足负荷指令变化初始瞬间的需求。但应注意加强对汽温调门限制措施,避免由于调门动作过快而引起参数大幅波动和调节过程的延长。1.2

7、增强煤量和一次风量的前馈信号利用负荷指令的前馈信号,迅速改变给煤量,使锅炉的燃烧量发生变化,以适应负荷变化需要。但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机组,由于制粉量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负荷指令前馈信号仅作用于给煤量,只能提高实际负荷的变化速率,不可能有效地缩短负荷响应纯延迟时间。图1改善的协调控制策略如果将负荷指令前馈信号同时作用于一次本文采用图1所示的协调控制策略,这是一风量,由于利用了运行中磨煤机内的蓄粉来快速个以锅炉跟随(BF)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