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pdf

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pdf

ID:53910411

大小:278.7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7

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pdf_第1页
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pdf_第2页
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pdf_第3页
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pdf_第4页
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7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2011第34卷第4期JournalofShanxi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Vol.34No.4·新闻传播学研究·媒介与受众研究·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杨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摘要:文章探讨了美国著名媒介学者亨利·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的来源、发展、特点和意义。文章认为,“融合文化”理论结合文化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当代媒介融合、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媒介生产者与媒介消费者的权力博弈做出了全面的描述。媒介融合是中国学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话

2、题,文章试图通过对融合文化理论的评述推进学界的现有讨论,并澄清个别学者对詹金斯理论的误读。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文化;受众;参与性文化;集体智慧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35(2011)04-0064-07[7]亨利·詹金斯(HenryJenkins,1958-)是美国代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型,武汉大学的纪莉和吴世[8][9]当代知名的媒介和文化研究学者。迄今为止,他已文、浙江大学的郜书锴等传播学领域的青年学出版了10多部个人专著和编著。1992年出版的者则意在借用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为国内的《文本盗猎者:电视迷和参与性文化》(Textua

3、l“媒介融合”研究开辟新的论述空间。自2005年以Poachers:TelevisionFansandParticipatoryCulture)一来,媒介融合一直是学界和传媒实务界关注的热点[1][10]书奠定了詹金斯在学界的地位。这本民族志式的话题,相关学术论文已达到两百多篇。但当前的粉丝文化专著现已成为粉丝研究(fanstudies)的经讨论多局限于技术层面,较少深入探讨媒介融合所典之作,詹金斯也被公认为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带来的文化和政治影响,以及公民/受众在融合过程[2]者。2006年,詹金斯出版了专著《融合文化:新旧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界定媒介融合时,国内学媒介的碰

4、撞之所》(ConvergenceCulture:WhereOld者经常引用的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3]1-8[11]andNewMediaCollide)。他发明的“融合文化”(RichGordon)在2003年提出的一个定义。这是[4]概念在近年来的新媒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一个狭隘的新闻学定义,仅聚焦了媒介融合对新闻詹金斯曾长期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比较媒介研究系的生产所带来的影响。相比之下,詹金斯“对于媒介[7]主任,2009年起就任南加州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的融合的研究与思考更为宏观开阔”。[5]特聘荣誉教授(Provost’sProfessor)。与此同时,詹金斯的

5、粉丝研究理论也开始进入中[12]国学者的视阈。首都师范大学的陶东风教授、中一詹金斯在中国:绍介与误读[13][14]国传媒大学的张嫱博士和笔者都曾在粉丝研大约从2008年开始,詹金斯的媒介研究思想逐究的论文或专著中介绍过詹金斯的学术观点。詹金渐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上海大学的孙绍谊教授斯在电子游戏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曾被国内学者简略[15]在《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文化转型与知识分子的提及。不过,据笔者所知,詹金斯的主要著作目前角色问题》一文中介绍了詹金斯的“参与者文化”概尚未被译成中文,国内仅有零星的几篇译作。笔者曾[16]念及其“半学者、半粉丝”(aca-fan,也可译作“学者翻

6、译了詹金斯的两篇文章,收入《粉丝文化读本》。①粉”)的研究立场,并提到了詹金斯的官方博客“一其中一篇节译自《文本盗猎者》的第一章。中国艺术[6]个学者粉的自白”(ConfessionsofanAca-fan)。研究院的秦喜清研究员也翻译了詹金斯上个世纪[17]如果说孙绍谊主要是以詹金斯为例,论证了媒介时末撰写的《数字转型时代的理论建设》一文。收稿日期:2011-03-26作者简介:杨玲(1972-),女,湖北武汉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研究。①此文曾以《大众文化:粉丝、盗猎者、游牧民》为题发表于《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64

7、第34卷第4期杨玲: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21]值得一提的是,关注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三联生活《哈利波特》为原型的再创作。由于不了解粉丝研周刊》曾数次在刊物中引用过詹金斯的理论观点。究的相关知识,郜书锴在转述詹金斯的分析时,把保2008年1月,詹金斯在上海参加了由麻省理工学院护儿童读者的创作权理解为保护“作者创作的权[9]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国际游戏与学习论坛”。利”,这和詹金斯的本意无疑是南辕北辙。纪莉的《三联生活周刊》记者还趁机对詹金斯进行了专文章也存在着同样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