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建议书-P.368 频率在10 kHz和30 MHz间的地波传播曲线.pdf

ITU建议书-P.368 频率在10 kHz和30 MHz间的地波传播曲线.pdf

ID:53910481

大小:8.16 MB

页数:54页

时间:2020-04-27

ITU建议书-P.368 频率在10 kHz和30 MHz间的地波传播曲线.pdf_第1页
ITU建议书-P.368 频率在10 kHz和30 MHz间的地波传播曲线.pdf_第2页
ITU建议书-P.368 频率在10 kHz和30 MHz间的地波传播曲线.pdf_第3页
ITU建议书-P.368 频率在10 kHz和30 MHz间的地波传播曲线.pdf_第4页
ITU建议书-P.368 频率在10 kHz和30 MHz间的地波传播曲线.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ITU建议书-P.368 频率在10 kHz和30 MHz间的地波传播曲线.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ITU-RP.368-9建议书1ITU-RP.368-9建议书频率在10kHz和30MHz间的地波传播曲线(1951-1959-1963-1970-1974-1978-1982-1986-1990-1992-2005-2007年)范围本建议书提供了场强以及由于地波在30MHz以下频率传播,场强取决于地面特性的信息。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考虑到由于计算复杂,有一套关于标准频率值和地面特性范围的地波曲线是有用的,作出建议1适用于下面规定条件的附件1的曲线,应当用于确定频率在10kHz和30MHz间的地波场强;2这些曲线一

2、般只应在已知电离层反射幅度可以忽略时用来确定场强;3这些曲线不能用于接收天线位置远高出地球表面的情况;注1–这就是说,当εr<<60λσ时,这些曲线可以使用到的最大高度为h=1.2σ1/2λ3/2。终端高达3000m以及频率达10GHz的传播曲线可以在单独出版的《ITU无线电波在地球表面上的传播曲线手册》中找到。4在附件1所规定的各条件下对于均匀路径画出的这些曲线,也可以用来确定附件2指出的那种混合路径上的场强。附件1传播曲线和适用条件(均匀路径)本建议中的传播曲线是在下列假定下算出的:–它们针对光滑均匀球形地面;–如

3、ITU-RP.453建议书所述,对流层折射指数随高度依指数式减小;–发射和接收天线两者都在地面;2ITU-RP.368-9建议书–辐射单元为一短的垂直单极子。假定这样一个垂直天线是位于全导电平地面上,并且激励到辐射lkW,1km距离处的场强将为300mV/m。相当于300V的波动势(见ITU-RP.525建议书);–这些曲线是对于沿地球曲面计量的距离画出的;–这些曲线给出辐射场的垂直场强分量的值,亦即可以在天线的远场区有效地测量的量。注1–诸传播曲线在近距离上所渐近的图中所示逆距离曲线,在lkm距离处通过300mV/m

4、的场强值。为将这些曲线归于其他参考天线情况,参见ITU-RP.341建议书表1。注2–使用计算机程序GRWAVE计算这些曲线,在附件3中有简单描述。注3–相应于计算这些曲线的同样条件的基本传输损耗,可用下式由场强值E(dB(μV/m))得到:Lb≡Ai=142.0+20logfMHz−EdB关于环境对发射和接收天线两者的影响,参见ITU-RP.341建议书。注4–即使在位置间距离远小于至发射机的距离的情况下,地面真实电气特性和接收条件也不尽相同。在许多情况下,附近位置信号电平的差别呈对数正态分布,标准偏差在3-4dB范

5、围之内,平均约3.5dB。地波场强会随着季节温度变化而改变。对500-1000kHz的地波,其冬天和夏天月中场强之间的年平均差值在5dB(在北半球一月平均气温+4度的地方)到15dB(在北半球一月平均气温-16度的地方)之间。在欧洲大陆150至280kHz间的频率上也观测到了季节性的变化。在150至280kHz间的频率上发生的变化随着频率和距离单调变化,在1000-2000公里的距离上可达10-20dB(参见ITU-RP.1321建议书)。注5–这些曲线给出距离r处的总场,当kr大于10时,误差小于1dB,其中k=2π

6、/λ。近场(即静态感应场)效应可以通过将场强(以分贝计)增加一个量而包括在内,这个量为:⎧⎪11⎫⎪10log⎨1−+⎬⎪⎩24⎪⎭(kr)(kr)-3这给出总场,其精度对海面和湿地面来说为±0.1dB,对电导率大于10s/m的任何地面来说为±ldB。注6–对于两个天线中的随便哪一个,如果该天线位置高于沿天线间的路径的平均地形高度,那么,有效天线高度就是高于该沿路径的平均地形高度的天线高度。这个有效天线高度值应与建议3中的天线高度极限的计算值相比较,以确定这些曲线是否适于该路径。图1至11包含了作为距离函数的场强曲线,

7、频率是一个参数。ITU-RP.368-9建议书30368-014ITU-RP.368-9建议书0368-010368-02ITU-RP.368-9建议书50368-036ITU-RP.368-9建议书0368-04ITU-RP.368-9建议书70368-058ITU-RP.368-9建议书0368-06ITU-RP.368-9建议书90368-0710ITU-RP.368-9建议书0368-08ITU-RP.368-9建议书110368-0912ITU-RP.368-9建议书0368-10ITU-RP.368-9建议

8、书130368-1114ITU-RP.368-9建议书附件2对于混合路径的应用(非均匀路径)1本附件的图14至50可以如下所述用于确定混合路径(非均匀光滑路面)上的传播:这种路径可能由长度为d1、d2、d3等、电导率和介电常数为σ1、ε1;σ2、ε2;σ3、ε3等的区段S1、S2、S3等组成,三区段情况如下所示:在用于确定混合路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