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树德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缺答案) 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

四川省树德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缺答案) 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

ID:53956348

大小:20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11

四川省树德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缺答案) 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_第1页
四川省树德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缺答案) 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_第2页
四川省树德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缺答案) 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_第3页
四川省树德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缺答案) 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_第4页
四川省树德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缺答案) 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树德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缺答案) 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树德中学高2010级第五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5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甬道/怂恿跻身/羁绊韶光/垂髫宽宥/良莠B.桎梏/蛊惑荫凉/殷红媲美/纰漏迁移/悭吝C.涟漪/罗绮饯别/僭越戡乱/湛蓝赊欠/奢靡D.酣畅/鼾声邂逅/松懈福祉/抵掌惬意/怯阵2.下列四组选项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纷至踏来风声鹤唳穿凿附会波浪涛天B.脱颍而出众擎易举回肠荡气要言不繁C.草菅人命风靡一时步履维艰震聋发聩D.明枪暗剑贪脏

2、枉法浑浑噩噩狗苟蝇营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职场中很多聪明能干的才子佳人,一朝得意,最终失败,致命原因通常是性格过于张扬霸道,恃才傲物,亲和力太小,摩擦力太大。B.著名的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先生皓首穷经56年,从11种古本中精心发掘、还原最符合曹雪芹真笔原意的《红楼梦》,并将有关文本奉献给普通读者。C.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古钱的斑驳陆离,这些颇值得我们欣赏研究。D.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革故鼎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读书可使人吸纳古今开创理想世界,

3、马克思正是在阅读中历经40年勤奋探索,终于完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确立。B.一批对艺术十分钟情而又有高质量的运作水平的经济人的出现,对艺术市场的发展以至画家的作品进入流通领域起到了桥梁作用。C.失败的教育制度,使缺乏善于思考的人才成为中国迫在眉捷的危机,且造成了学术秩序濒临瓦解、青少年犯罪激增。D.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整顿。用心爱心专心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8题。古代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戎狄,在古代是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为“蛮族

4、”,因为他们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华夏的文明人,庙堂列鼎中盛满了牲口肉做的肉腊、肉糜,但他们从来低视养牲口的戎狄。戎狄是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但被把持历史记录大权的汉族士大夫给抹杀了。我们今人,也受了古代文人的影响,在歌颂黄土高原是“大地母亲”的时候,却忘了黄土高原上的另一个兄弟。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比今天温湿,整个黄土高原是原始农业的“一统天下”。后来气候变得干冷,黄土高原的南部问题不大,先民照样种地;但黄土高原的北部,环境逐渐恶化,庄稼生长得越来越差。家猪要吃人的剩饭,而人已经没有剩饭了,所以猪这类东西也不易喂养了。这里的先民,在

5、艰苦的环境中摸爬,终于找到另外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多养到野外食草的牲畜。这些牲畜不与人争食,人还可以从其浑身索取生活资料。于是,人们一手握锄,一手执鞭。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这样,在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格局上,便出现了不同的区域。在南部地区,水热条件好,农业持续发展,人口与时俱增,城郭壮大,文人滋生。而在北部地区,人们要艰苦得多。他们“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各分散居蹊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处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进化当然缓慢得多。于是,南、北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别日益增大。后来,南部的人叫做华夏,而北部的人称为戎狄,相互

6、反目,关系紧张了很久。在华夏人撰写的史书中,戎狄主要是“反面角色”,除了侵犯抢掠、祸乱华夏,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用心爱心专心戎狄正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的过渡地带(或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地带)的一个主角,而戎狄的起源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整个生态变化有关。戎狄起源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北方畜牧业大面积产生的过程,我们关于戎狄的概念离不开畜牧业。戎狄的兴起反映了人类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方式,在“适应”中也伴随着创造,畜牧业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成果。在中国历史上,戎狄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技术,将其抬升到生活的主要基础地位,还为后来

7、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跳出农业社会历史的局限,放眼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人文发展的丰富性。这些人文的丰富性,是对多样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而所谓“适应”,对人类来说绝不是消极的。人类文明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是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农业是一种创造,畜牧业也是一种创造。5.下列不属于“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依据的一项是A.戎狄族群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B.戎狄族群为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作出具有开创性的历史贡献。C.戎狄族群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边缘地带的主角。D.

8、戎狄族群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