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doc

浅谈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doc

ID:53960101

大小:1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1

浅谈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doc_第1页
浅谈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doc_第2页
浅谈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doc_第3页
浅谈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doc_第4页
浅谈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玉米对养分的需要量,概述了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吸收的特点,如何为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玉米施肥技术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玉米需肥特点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1-0196-01  施肥是玉米获得高产、提高玉米质量、降低生产技术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水富县常年种植玉米面积5300亩,占全县总耕种面积的46.5%,准确掌握玉米种植技术和施肥水平,是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1养分需要量及需肥特点  玉米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矿质

2、营养元素,整个生育期玉米对氮的吸收最多,其次为钾,磷居第三位,磷素和钾素的供应均对玉米的产量有显著影响,钾素的影响大于磷素的影响。一般每生产100公斤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48∶0.8。玉米对微量元素吸收特点:玉米微量元素的需要量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一般认为,玉米土壤缺乏微量元素的临界值为:每千克土壤含有效锌0.6毫克,易还原锰100毫克,水溶性硼0.5毫克,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壤,施用相应的微肥都会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微肥的施用方法,主要有基肥,根外喷施,浸种或拌种。玉米叶子在生长中积累的钙、镁

3、、锰占整株中该元素总量的50%以上。  2施肥技术  2.1基肥和种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但在有机肥不足的情况下,也可补充一部分无机肥,特别要增施磷肥,可利用秸秆直接还田作玉米基肥。  基肥能以肥培土,以土培苗,为玉米发根、壮苗创造条件。基肥是以有机肥为主,肥效持久,分解过程中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要,防止后期脱肥,还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有机质腐烂时释放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提高玉米叶片光合效率。基肥的养分含量丰富、全面、除含氮、磷、钾三要素以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玉米增产。  基肥的施用方法:水富县一般

4、采用塘施和条施,但在基肥较多的情况下,可撒施后翻耕入土,达到土肥相融,培肥地力的目的。  2.2追肥  2.2.1苗肥和拔节肥。苗肥的作用是提苗,拔节时施用的肥料叫壮秆肥,达到苗齐苗均苗壮,也有一定促进雌雄穗分化的作用。应早施,看苗施。特别是采用中早熟及早熟品种的夏玉米和秋玉米,施用壮秆肥,增产效果显著。一般在4-5叶时结合间苗定苗,每亩施用尿素10斤左右。拔节肥又叫攻秆肥,其作用是既促进茎叶生长又能满足幼穗分化的需要,既能使叶茂秆壮又不生长过旺,发生倒伏。施用时间一般在拔节期。  2.2.2穗肥和粒肥  穗肥的作用在于保持叶面积达最大值后,有一个较长的稳定阶段,使叶片

5、不过早落黄,延长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穗大粒多产量高。约在抽穗前10-15天左右,当植株出现大喇叭口时每亩可追施20-30斤尿素。玉米(特别是春玉米)开花授粉后,可适当补施粒肥,粒肥的作用在于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养根保叶,促进籽粒饱满,减少秃尖长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粒肥主要施用速效氮肥,也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粒肥用量约占总用肥量的5%。  2.2.3施用微肥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一般不缺乏,但在酸碱度过大的土壤中或有机肥少、以氮化肥为主的地区,易出现缺微素症。适量施用微肥,可以提高产量。锌肥的用量因施用方法而异。基施用量以硫酸锌15~30kg/h

6、m2为宜;以0.02%~0.05%硫酸锌溶液浸种12~24h,能明显提高玉米发芽率和增产;拌种时1kg玉米种子用2~3g硫酸锌加少量水稀释后与种子拌匀即可;叶面喷施用0.05%~0.10%硫酸锌溶液,于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均可喷施,但以苗期和拔节期喷施效果较好。硼肥作底肥,可用硼砂22.50~51.75kg/hm2或硼镁肥375kg/hm2,浸种时用0.01%~0.05%的硼酸溶液浸12~24h。  总结  水富县对玉米的施肥经验是以“两头重,中间轻”的施肥方法,也就是指重施基肥和重施攻穗肥,轻施苗肥和攻秆肥。总的施肥原则是“施足底肥,轻施苗肥,巧施攻秆肥,

7、重施穗肥,酌施攻粒肥”。以上是笔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几点建议,希望能以此提高本地的玉米产量。  参考文献  [1]刘德江,李青军,高伟等,施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利用、产量及肥料效益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4):56-59.  [2]谢佳贵,张宽,王立春等,春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研究[J].高效施肥2008(10):17-20.  [3]陈宪军,张琼,张景霞,等.玉米施肥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08(4):13.  [4]武芳,刘军平.玉米施肥技术要点[J].中国农技推广,2000(4):37.  [5]尹梅,王贵宝,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