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文化展示馆.doc

安化黑茶文化展示馆.doc

ID:53963371

大小:41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1

安化黑茶文化展示馆.doc_第1页
安化黑茶文化展示馆.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安化黑茶文化展示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化黑茶文化展示馆茶马古道重镇——江南,旧称江南坪,地势平坦,因地处资水南岸而得名。江南水陆交通连贯,因资水水运的有利条件,是安化茶叶特别是安化黑茶的重要集散地。安化千两茶的诞生地在江南的边江村。据考证,江南“(青石板)装卸码头”就有14处之多,码头之多,搬运之繁忙,足见其茶行之多,茶生意之发达。正是在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茶马古镇——江南,有一位老人——伍湘安先生,以他挥之不去的茶叶情怀,以他对家乡传统工艺的热爱,开展安化黑茶文化的研究。伍湘安先生出生在令人神往的安化县江南坪。江南在湖南资水南岸,是茶马古道重镇。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化黑

2、茶定为官茶以后,明末清初,晋茶商,然后是陕•甘等茶商(称西帮)纷纷来安化办茶,在清朝至民国时期,江南坪就成为了“安化黑茶”集散地中心,清•道光年间(1820年)第一支“安化千两茶”(花卷茶)就诞生在江南边江,中国第一个黑砖茶厂于1939年建在江南坪,中国第一块安化黑砖茶在江南坪问世;中国南方最后的马帮、保留的古茶马古道遗址和安化黑茶百年老字号多处遗址在江南坪。伍湘安从小就受“安化黑茶”文化历史的熏陶和深刻影响。应该说他生长在资江边,对安化茶叶有着不一样的情结,一生注定与茶叶分不开。幼年时期,从茶叶是他的生活和求学的主要依靠;大学时期茶叶学是他学习主攻的课题

3、,毕业论文就是论安化茶叶的栽培和发展;参加工作后,无论在乡镇还是县级领导岗位上,茶叶一直是他为政一方所思考的重要课题。他为安化茶叶生产和发展留下了辛勤汗水。伍湘安与“安化黑茶”有挥之不去的情感。退休后,曾任安化县茶业协会首任会长,对推动“安化黑茶”制作标准化、清洁化、规范化和商标及非物质遗产申报、安化黑茶地理标志等作了许多基础工作,并致力于“安化黑茶”历史文化的挖掘、研究、整理、编著出版了《安化黑茶》、《安化黑茶、健康之饮“十八问”》、《聚焦千年,安化黑茶》、《走进安化黑茶》等著作,丰富和发展了安化黑茶理论和实践,在社会和茶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黑茶

4、理论之父”彭先泽先生(已故),安化小淹人,1939年在江南坪创办中国第一个黑砖茶厂,著书有《安化黑砖茶》、《安化黑茶》等著作,为安化黑茶理论及边销西北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伍湘安先生继彭先泽先生之后,为安化黑茶历史、文化的挖掘、理论研究及推动安化黑茶内销、走出国门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展示馆于2011年10月18日开馆。分为图片室、品牌室、文化室。图片展示室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安化黑茶的历史和当前安化黑茶方兴未艾的大发展。而今,文化展示馆以系统、详尽的安化黑茶历史,不断吸引全国各地的茶人、商家前来参观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