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物理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时精练新人教版选修3-4.doc

2015年高中物理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时精练新人教版选修3-4.doc

ID:53971538

大小:17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11

2015年高中物理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时精练新人教版选修3-4.doc_第1页
2015年高中物理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时精练新人教版选修3-4.doc_第2页
2015年高中物理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时精练新人教版选修3-4.doc_第3页
2015年高中物理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时精练新人教版选修3-4.doc_第4页
2015年高中物理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时精练新人教版选修3-4.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高中物理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时精练新人教版选修3-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版教程】2015年高中物理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时精练新人教版选修3-41.关于波的衍射和叠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衍射和干涉是机械波特有的现象B.对同一列波,缝或孔、障碍物尺寸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C.两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互不干扰D.由于这两列波相遇时叠加,当它们分开时波的频率、振幅都会发生变化E.如果这两列波叠加以后使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那么这两列波发生明显干涉F.两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任何一点的总位移都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解析:衍射和干涉是所有波特有的现象,A错;由波的叠加的独立性可知D错;形成稳定干涉的条件是:波的频率相同,振动相位差恒

2、定,E错。答案:BCF2.在水波槽的衍射实验中,若打击水面的振子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水波在水槽中的传播速度为0.05m/s,为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小孔直径d应为(  )A.10cmB.7cmC.5cmD.小于或等于1cm解析:水波槽中激发的水波波长为λ=vT=0.05×0.2m=0.01m=1cm。要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应使孔的尺寸比波长短或者跟波长差不多。答案:D3.如图所示,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λ,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1、S2在空间共形成6个振动减弱的区域(图中虚线处),P是振动减弱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  )7A.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

3、等于1.5λB.P点始终不振动C.P点此时刻振动最弱,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强D.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一定传到P点解析:振动减弱点到两波源距离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根据P点所处虚线的位置可知,P点到S1、S2的距离之差为1.5λ,A对;两波源振动情况相同,故P点振幅为零,B对、C错;在P点合位移为零,故其中一列波的波峰传播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传播到P点,D对。答案:ABD4.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流的过程中都产生噪声,干涉型消声器可用来减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干涉型消声器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所示,产生波长为λ的声

4、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波,它们分别通过r1和r2的路程,再在b处相遇,即可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若Δr=r2-r1,则Δr等于(  )A.波长λ的整数倍B.波长λ的奇数倍C.半波长的奇数倍D.半波长λ/2的偶数倍解析:距波源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的地方,初始振动方向相同的波在此相互减弱。答案:C5.7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振幅和波长都相同的半波如图甲所示,在相遇的某一时刻如图乙所示两列波“消失”,此时图中a、b质点的振动方向是(  )A.a向上,b向下B.a向下,b向上C.a、b都静止D.a、b都向上解析:由波的叠加原理知,波在相遇时互不影响地相互通过,通过后各自

5、保持原有的状态继续传播。在图乙所对应的时刻,a的振动是由左行波引起的,b的振动是由右行波引起的,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判定B选项正确。答案:B6.把M、N两块挡板中间的空隙当做一个“小孔”做水波的衍射实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图样,位置P处的水没有振动起来,现要使挡板左边的振动传到P处,在不改变挡板M的左右位置和P点位置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哪些办法?解析: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所以要使P点振动起来,有两种方法:一是减小孔的尺寸,二是增大波的波长。N板向上移,可以减小孔的尺寸;由v=λf可知,水波的波速一定,减小波源的频率

6、可以增大水波的波长。故使挡板左边的振动传到P处可以采用的方法是N板上移,或减小波源振动的频率。答案:N板上移或减小波源振动的频率7.两列简谐波沿x轴相向而行,波速均为v=0.4m/s,两波源分别位于A、B处,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当t=2.5s时,M点的位移为________cm,N点的位移为________cm。7解析:由图可知,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A=0.2m,λB=0.4m,波源的起振方向都沿y轴负方向,可知两波的周期分别为TA==0.5s,TB==1s。由于t=0时M点距A波波前0.5m,距B波波前0.3m,故两波传播到M点时经历的时间分别为ΔtA=1.25s,ΔtB=0.75s

7、。当t=2.5s时,A波使M点已振动的时间为t-ΔtA=1.25s=TA,引起质点M的位移xA=0;B波使M点已振动的时间为t-ΔtB=1.75s=1TB,引起质点M位移xB=2.0cm,由波的叠加可知此时质点M的位移x=xA+xB=2.0cm。N点位移可用同样方法判定。答案:2 08.甲、乙两人分乘两只船在湖中钓鱼,两船相距24m,有一列水波在湖面上传播,使每只船每分钟上下浮动10次。当甲船位于波峰时,乙船位于波谷,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