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教学设计.doc

晋祠教学设计.doc

ID:53974287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1

晋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晋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晋祠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晋祠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晋祠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晋祠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晋祠》教学设计房颖一、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征逐层说明的写作方法;2、初步学会分析短小的文艺性说明文,体会描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3、了解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精度重点语段,体会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三、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有幸能和同学们认识,并且共同上一节课。我听说十中的孩子都很热情,特别是咱们初二(7)班的同学,希望今天我们合作愉快。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晋祠》,老师先咨询一个小的地理知识,晋是哪个省的简

2、称?——山西,所以晋祠就在山西省的境内。同学们知道吗,山西可是个好地方,旅游界流传这么一句话: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但是看得并不是自然风光,这两个地方有很多文化古迹,比如山西著名的云冈石窟、佛教文化的圣地五台山、晋商文化的代表乔家大院,等等,这些都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些文化旅游胜地。但要论历史悠久,它们却远不及晋祠。晋祠原是为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作建的祠,虽然修建年代无可考证,但是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已有记载,可见这之前就已有祠了,足见其年代的久远。今天,我们就跟作者梁衡进行一次免费旅游,让我们一起走进山西,游览晋祠吧!过渡课前我

3、们布置了预习,让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扫清文字障碍,下面老师了解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检查预习一、出示小篇子,检测预习情况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苍劲、老妪、荫护、须髯、虬枝、拾级、草蔓、细流脉脉、冉冉不绝二、订正:重点放在:荫护、草蔓、细流脉脉、冉冉不绝过渡  预习检测的反馈情况老师还是很满意的,这说明同学们是认真读文了整体感知,梳理结构1、提问:那我们打开书看课文,晋祠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一句话进行概括。明确: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2、提问:为什么这句话可以概括晋祠的特点? 明确:全文就是从

4、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两个角度展开对晋祠进行介绍的。3、教师指导:一般像这样的文章,第一段总写事物的特点,尤其是同学们找到的这句话,从两个方面来对晋祠的特点进行概括,总领了全文。后面就自然而然围绕这两个特点来介绍景物,我们看写其优美的自然景物是哪些自然段?(2—5),悠久的历史文化呢?(6—11)。优美的自然风景(2—5)晋祠             悠久的历史文物(6—11)预习课文读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晋祠清幽、古朴精度课文,感受晋祠的“美”(一)研读2——5自然段,感受自然美:1、提问:晋祠优美的自然风景体现在哪些

5、地方? 明确:第二段——山、树、水。2、过渡:文章3、4、5段恰恰是从山、树、水三方面来介绍描绘晋祠自然风光的。我们来齐读课文,看看作者介绍了山的什么特点?是怎么来介绍的?3、品读第三段:(1)提问:晋祠的山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么介绍其特点的?明确:▲比喻——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晋祠周围山的雄伟、连绵不断的特点;▲“拥”——拟人手法形象的写出晋祠处于群山的环抱之中。▲ 对偶——景色清幽,在这样一种景色之下去游览晋祠当然会心旷神怡了!(2)过渡:可见晋祠在群山的环拥之中,平添了不少的情趣,那树呢?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么来介绍的?我们请一

6、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老师的问题,并在文中勾画出来。4、品读第四段:(1)指名朗读;(2)提问:晋祠的树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进行介绍的?明确:列举了周柏、唐槐、左扭柏,说明了晋祠树古老苍劲的特点;▲周柏——“劲直”、“皱裂”、“挑”、“青青的疏枝”、“偃卧”;▲唐槐——“粗大”、“虬枝盘曲”、“簇簇”、“绿叶如盖”;▲松柏槐柳——“老妪负水”、“壮士托天”;▲“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拧”、“旋”。(3)正因为悬瓮山的参天古木苍劲古老,终年遮蔽着晋祠,文中的一个词语用的特别好——“荫护”,使之幽静、典雅,营

7、造出一种古朴的意境。那晋祠的水呢?美不美?这么美的文段老师也想读一读,同学同意吗?那同学们应该思考哪些问题?5、品读第五段:(1)老师范读文段:(2)提问:水的特点是什么?作者如何介绍的?明确:特点——多、清、静、柔。▲多——这里……那里……桥下……亭中……路边;“信步”随意走动,水处处可见,显其多;游人感觉“这几百间建筑恐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为什么会产生此种感觉?更见其多;▲清——“游鱼碎石,历历可见”,历历即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说明其水清;▲静——“细流脉脉”、“流势都不大,轻轻的微波”;▲柔——“如线如缕”、“如锦如缎”、

8、“织成一条条大飘带”,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的写出晋祠的水伸手可触的质感。▲“晋祠流水如碧玉”——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这句话本身就把晋祠比作碧玉,形象地描绘其清透、柔滑,涵盖了晋祠流水清、静、柔的特点。(3)过渡:恰恰是这里的这样的水,衬托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