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教法探究.doc

物理教学中教法探究.doc

ID:53974689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1

物理教学中教法探究.doc_第1页
物理教学中教法探究.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物理教学中教法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教学中解题技巧探究新物理课程致力于使学生体会物理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物理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的物理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当问到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时,他们大多回答:“物理难学!”而问到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时,他们则说:“学起来很简单!”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深入解剖是必须的,但在知识点的教学中,注重解题技巧的讲解。例一:  在《光现象》一章中,常有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的问题,常有通过小孔看物体和在平面

2、镜中看到物体,问原物是什么样的。我们知道,小孔成的是倒像,平面镜是左右倒像,学生常弄混弄乱。  我有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做这样的题目时,可以在小孔成像时,把书或试卷倒过来看,而在平面镜成像时,可以从书页或试卷的背面去看。比如,通过小孔看“上”,看成什么呢?而通过平面镜看“上”又看到什么呢?用我的方法就是:小孔是倒过来看一下,那倒过来就是“”;而平面镜是从背面正看,那就是“”。  例二:  在《物态变化》一章中有一道题:  一支温度计,其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准,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4℃,而在一标准

3、大气压下的沸水里时,读数为96℃,现在用这支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读数为73℃,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多少?  如果用传统方法做的话,应该是:  解:此温度计在实际的0℃和100℃之间有96-4=92(格)此温度计分度值(即每小格表示的温度)为100℃÷92格=25/23℃/格读数“73”表示所测温度在零刻度线上73-4=69(格)所测实际温度为25/23℃/格×69格=75℃而我可以用称之为比例法的简单方法来做:一个简图表示温度计,一边都是读数,另一边都是实际的温度,可以找到任意三个点,但必须要

4、未知数在其中由题可知:(96℃-4℃)/(100℃-0℃)=(73℃-4℃)/(t-0℃)解出来后t=75℃需要注意的是:分子或分母必须是统一的,要么都是读数,要么都是实际温度。还有,每个点的数字要一一对应。  这一章中还有一道题:  雨、雾、雪、霜、雹、水、露,哪些是液化?哪些是凝固?哪些是凝华?  对于雨、雾、露,学生基本都会,可对于雪、霜、雹和冰容易混乱。我有一个比较容易区分的办法:  雪和霜,它们的体积是可以压缩的,而雹和冰是不可以压缩的。所以,可以压缩的是凝华,而不可以压缩的是凝固。这样

5、的记忆,学生很容易记住。例三:  在《物质的物理属性》一章中有一道题:  利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若所用的砝码已经磨损,那么物体所测得的质量比实际质量()A偏小B偏大C不变D无法确定这样的题目比较好做,我可以总结成为:用偏大的测量工具,其结果是偏小;用偏小的测量工具,其结果是偏大。那一下子就可以知道应选B。  例五:  当求固体漂浮在液体中,求固体的密度时,我们也可以找出一些技巧。  有一个均匀的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并静止时,它有4/5的体积浸在水中,问该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如果用一般的方法,那就量

6、:  解:因为是漂浮,所以G物=G物m物g=ρ液gv排ρ物gv物=ρ液gv排ρ物=4/5ρ水=0.8×103kg/m3从上面做题的过程中,我们利用最终的结果,可以总结这样的技巧:  一个物体如果漂浮在某种液体中,它有几分之几浸在该种液体中,那么,它的密度就是该液体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利用总结出的技巧反过来应用在题目当中。比如,有一个均匀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并静止时,它有4/5的体积浸在水中,当它浸在另一种液体中时,有2/3的体积浸在其中,那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这时我们就可以应用上面总结出来的

7、技巧:  小木块的密度是水的4/5,是另一种液体的2/3,第一,我们可以求出小木块的密度是0.8×103kg/m3,而小木块的密度又是另一液体的2/3,所以另一液体的密度应是0.8×103kg/m3÷2/3=1.2×103kg/m3。这样做起来就非常简单了。  物理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对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能不能掌握各个知识点直接影响到成绩的好坏。而物理技巧则是对物理教学的有效补充,熟练掌握物理技巧,对学生的学习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8、力。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像上面介绍的一些解题技巧,只要多用心去观察和总结,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