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有感.doc

读《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有感.doc

ID:54057803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2

读《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有感.doc_第1页
读《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有感.doc_第2页
读《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有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有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有感滑县留固一中张雁冰细读余映潮老师的这本书,让我觉得语文教学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也让我感觉到语文的天地是那样的广阔!只要你愿意,只要你用心,自会引领学生自一篇篇的课文中寻找到不一样的风景!课文是静态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老师最大的艺术就是如何将一篇静态的课文和学生丰富的、动态的心灵世界之间搭建桥梁,使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之间产生碰撞,支撑起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创造的斑斓广阔的空间。用余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化静为动,尺水兴波”。在《七颗钻石》的教学中,由于这是一篇短小浅显的童话,如何才能最大限度

2、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余先生“四两拨千斤”,几个简单的话题就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情趣盎然、波澜起伏:不写第一段不行吗?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正当学生们尽情的抒发着自己与文本对话的见解,辩得不亦乐乎时,谁想到余先生最后又抖谁想到余先生最后又抖出了一个包袱:“你还能再问一句吗?”这一问使原本就很有情趣的课堂活动一下子陡然如沸腾的水,学生的质疑与创见如闪烁在夜空中的焰火,“远近高低各不同”,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谁能说,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会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中留下永远

3、难忘而美好的回忆呢?“ 条条道路通长安”,长安是确定的,也就是说文本是确定的,但是通往长安的路不止一条,同样能够引起师生、文本和谐共振的设计就不应该只有一种。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离不开对教材的阅读,余老师在这一块给我们作了详细指导,摘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学习:中学语文教材阅读,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没有细腻深入的有见解的教材阅读,也许就没有质量较高的教学设计。所以如果言及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艺术,第一步必须谈到教材阅读的艺术。中学语文教师的教材阅读,指的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阅读,是对中学语文课文的阅读。一般来说,从课堂阅读教

4、学的角度出发,教材阅读应涉及如下层面的内容:全套特色,文线条,单册内容,单元组合,单篇细节,知能训练,知识集纳,练习风格,量化指标,教学标高。特殊地说,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下面从对传统阅读方法进行创新的角度,介绍一个学、实惠而又有一定创造性的阅读教材的方法系列,那就是:1、理读;2、类读;3、品读;4、扩读;5、巧读;6、助读。反思自己的教学,又何曾在阅读上下

5、过这样的功夫?品读着这本书,徜徉在语文教学之美的海洋里,深深叹服的同时,我还要情不自禁的丛书后的《跋》中摘录下面几句话:“在1979年以来的我所订阅的每一期刊物的封面上,都有一个大的“卡”字,这说明我已经读过它且做过读书卡片了。在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墙面贴满了历年来的各种纸条,那都是关于工作的设想与安排;------暑假中的每一天,我都要写作10个小时以上。冬天的夜晚,我戴着手打字。1997年,我50岁。那一年,我开始上示范课。2003年,我56岁。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年轻,因为我要从年龄中减掉那被耽误的十余年。”我之所以

6、不厌其烦的摘录这些含有各类数字的句子,只是想说,在如今这个越来越功利的会,世俗、功利的浮云遮住了好多登山人的双眼,有多少人能够潜心教育这项清贫而又寂寞的事业呢?在这波涛汹涌的课改大潮中,读余老师的《阅读教学艺术50讲》,可以让我们明确方向,找到自己的立足之本!好书不厌百回读!我会认真的读一遍,再读一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