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随笔.docx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docx

ID:54067188

大小:15.9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3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docx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多积累、勤练笔”的作文教学方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其不失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众多中小学生忙于看、累于写,有的甚至已不堪重负。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原因何在?宋朝陈师道在《后山居士诗话》中指出,“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即写好作文要多看好文章,多练习写文章,多评改文章。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事倍功半的关键就在于忽视了“商量多”。存在评改形式单一,学生未参与评改;存在评改流程闭塞,不能有效反馈。我认为构建多元化的评改形式、评改结合的反馈途径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的评改

2、形式。  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因此,我们应力改“作文评改是教师的专利”的弊端,让学生参与评改、学会评改,构建多元化的评改形式。  1.自主评改。学生完成习作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他们在习作时尚未考虑到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但通过推敲,自己还是可以修改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的自主评改的意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  2.交互评改。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相互评改,同年人之间,学生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

3、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的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  二、构建评改结合的反馈途径。  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评改分离的严重现象,有的学生在改时不以评为依据,甚至评后根本不改。评改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只有评改结合,有效地进行反馈,才能切实发挥评对于改的导向作用。  1.促进学生养成品读评语的良好习惯,为改奠定基础。在评价学生习作时,一般教师都写评语,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而关注评语的学生却不多,有的学生只了解分数或等级,有的学

4、生也只是粗略地浏览,很难有所收获。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促使学生养成品读评语的良好习惯。  (1)改进评语内容。“你的习作狗屁不通。语句罗嗦,语言干瘪乏味……”试问这样的评语谁愿看?一味指责只会引起学生反抗。只有当评语充满鼓励、无比亲切,才能激起学生品读的愿望。作为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习作,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语的正确使用都应给予赞赏,对于不足要委婉指出,使学生乐于接受。如:“温馨”用得真好!若能把台灯的颜色、形状写具体就更好了。比喻、拟人的使用,细腻的心理刻画,真挚的情感流露都表现了你非凡的创作才能。加油吧

5、,相信今后作家的名册上一定有你的名字在闪光!  (2)优化评价方法。评价时,可只写评语。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评语自己打等第。学生只有细致品读,理解了教师的评语后,才能给自己的习作准确亮分。它有效地促进学生养成品读评语的良好习惯。  2.跟踪管理,促使学生认真修改。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写抓得十分严格,自己评得也较为认真,但对改却不闻不问,导致有的学生形成了修改马虎,甚至不改的陋习。教师评价后应作跟踪管理,检查学生的修改情况,督促学生认真修改。同时,也可采用灵活的评价机制,分两次评价。初评时只写评语,复评时,以学生修改后的为标准打等第。激励

6、学生认真修改,使评改有效地结合为一个整体。  看多、做多、商量多是写好作文的一个系统,三者互促互补,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环节。构建多元化的评改形式和评改结合的反馈途径,改变了过去只学写作不学评改的不良现象,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