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霞:三年级上册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doc

李敏霞:三年级上册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doc

ID:54072781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3

李敏霞:三年级上册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李敏霞:三年级上册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李敏霞:三年级上册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李敏霞:三年级上册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李敏霞:三年级上册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敏霞:三年级上册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学形式知识理解教师李敏霞单位怀集县坳仔镇中心小学课题名称三年级上册11课《秋天的雨》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问题:1、对一些汉字的形音义把握不准,如“扇”在文中究竟是读“shān”还是读“shàn”。另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

2、词语的理解,如“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比较抽象。2、本篇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3、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我个人更倾向于写作方法上的迁移。三年级才是写作的起步阶段,因此,在这节课我会注重作者写作思路的引导,但是,我又担心碍于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够好,学生会感到枯燥,更担心自己是不是把教学目标拔高了?!好的方面:1、小学生可塑性强,对一些简单操作的教学指令容易掌握。2、这个

3、班的学生不但活跃,还有较浓的学习氛围,特别是有几个男生,爱思考、爱回答问题。3、暂时没有发现拖读、唱读的不良朗读现象。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会认“钥、匙”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扇子、五彩缤纷”等17个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五彩缤纷”,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扇、爽”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积累好词佳句。3、从学习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文句理解作者艺术化的语言,并试着仿写文段。教学过程板块一

4、:欣赏秋色,育情导学1.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出示:秋天的颜色谷子说:“秋天是()的。” 高粱说:“秋天是()的。” 棉花说:“秋天是()的。” 松树说:“秋天是()的。” 土地说:“秋天是()的。” 小朋友说:“秋天是()的。  小结:秋天的色彩真多呀!你们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出来吗?4.想象导学:秋天是五彩缤纷的,想不想去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板块二:认写字词1、读准、读好“我会认”的生字和课文“扇子、五彩缤纷”等17个词语。2、请学生

5、说说对这些字的认识和理解。3、重点指导写好“扇、爽、梨、菠”四个字。板块三:品读感悟1.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2.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3.你们最喜欢哪几段内容?品读课文,感受神奇。1).品读第1自然段。a、自由朗读:能不能怀着喜欢的感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b、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谁愿意把第1自然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c、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d、指名交流并读出神奇之处。e、激发情趣: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2).品读第2自然段。a、

6、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b、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c、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画的景物图片贴到黑板上。d、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e、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说的那样有趣吗?板块四:由句及段,积累语言 1.出示:品读下面的句子,感受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好处。(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2)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小

7、结:你还能找一找类似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吗?美美地读一读。2.感悟文段句式,照样子说一说。3.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交流汇报。板块五:拓展练习  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点,仿照书上某一句式写一句话。(两个作业可以任选其一)板书设计作业或预习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选择你喜欢的词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自我评价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评议一单位:姓名:日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