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沿途及景点讲解1

吐鲁番沿途及景点讲解1

ID:5407284

大小:5.54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7-11-10

吐鲁番沿途及景点讲解1_第1页
吐鲁番沿途及景点讲解1_第2页
吐鲁番沿途及景点讲解1_第3页
吐鲁番沿途及景点讲解1_第4页
吐鲁番沿途及景点讲解1_第5页
资源描述:

《吐鲁番沿途及景点讲解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吐鲁番沿途及景点讲解王伟杰乌鲁木齐历史红山及西大桥乌鲁木齐河及河滩路烈士陵园及吐乌大高等级公路风力发电站柴窝堡湖、盐湖达坂城(王洛宾)及白水涧道小草湖三十里风区吐鲁番概况及景点乌鲁木齐历史乌鲁木齐古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战国时,属古车师人活动范围,当时乌鲁木齐南郊已居住着较多的人群。西汉时期,乌鲁木齐及其周围地区居住着较多的人群。西汉时期,乌鲁木齐及其周围地区居住着十几个部落的游牧民,史称“十三国之地”。到了东汉,乌鲁木齐成为车师六国的一部分。贞观22年(公元648年),唐政府在距今乌鲁木齐以南10公里处设置轮台城

2、,是当时丝绸之路新北道上唯一的收税城、管理城和供给城,也是乌鲁木齐第一城。乌鲁木齐老照片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在此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著名诗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1758年,在乌鲁木齐河以东修建了土城,作为驻军营地,这就是乌鲁木齐的雏形。在1763年,又在北侧建筑新城被乾隆皇帝赐名为“迪化”城,有“启迪教化”之意。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省会就设在迪化。遂取代伊犁成为臂控天山南北的政治中心。于1954年2月1日改迪化为乌鲁木齐一直到今天。1955年10月1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首府就是现在的乌鲁木齐。红山红山是乌鲁木齐的象征,它现在已经被评为国

3、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红山长1.5公里,宽约2公里。坐落在乌鲁木齐的市中心,海拔910米。红山是一座褶皱断层山,由于山体主要是由二叠纪的紫红色砂砾岩构成,故名红山。因山头状如猛虎,气势非凡,峭岩色赤,故又称“虎头峰”、“红山嘴”。1958年起,乌鲁木齐各族军民出动3万人次凿石背土,修渠引水,植树造林,架桥铺路,建造园林景观。年复一年,把荒山装点成了一座美丽的公园。1985年5月正式开放。镇龙宝塔山上那座塔就是“镇龙宝塔”。塔高10.5米,为八角楼格式九级灰色实心砖塔。塔的下部三层粗壮,以后向上各层逐层内收,使整个塔的重心稳固,塔冠是八角形宝顶,塔檐很短,用砖叠

4、砌而成。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条从瑶池跑出来的恶龙落在了乌鲁木齐河里,这条恶龙经常骚扰附近的居民,吃他们的牛羊和牲畜,使得当地的居民怨声载道。有一天王母娘娘梳妆时从镜中看到了这一幕非常生气,顺手从梳妆台上拿了一个玉簪抛向空中,玉簪到了空中顿时化作一把利剑,将恶龙斩为两段。后来这条恶龙的两段身体就化成了现在的红山和对面的雅玛里克山。在1785年和1786年乌鲁木齐连续发生了两年洪水,附件的居民损失惨重,因此谣言四起,说红山和对面的雅玛里克山正在相互靠拢,一旦两山相接这条恶龙就会复活到时乌鲁木齐将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当时的乌鲁木齐都统尚安听到了这个传说为了阻止这条恶龙复活

5、,与1788年在红山山顶和雅玛里克山顶各修建了一座镇龙宝塔。雅山镇龙塔于1964年4月被一场暴风雨吹塌,1981年9月份左右,重新在雅山上站了起来。由于已没有了像红山宝塔那样的原古砖瓦,全是用水泥和现代砖块砌成,因此其色彩到现在都还是青灰色。红山地位其中红山宝塔经历了200多年的风吹雨打,现在依然矗立在红山之巅,构成了乌鲁木齐老八景和新十景之一。它看着乌鲁木齐从一个边陲小城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大都市,它见证了乌鲁木齐的发展,所以说红山和这座镇龙宝塔是乌鲁木齐的象征。新红山和老红山乌鲁木齐老八景:塔映斜阳,长桥饮马、鉴湖泛舟、翠馆鸣禽、阅微草堂、抱冰挹雪、影虹

6、垂钓、香妃出浴乌鲁木齐新十景:1、南山景区(含苜蓿台、平西梁子、白杨沟、菊花台、天山国际滑雪场)2、水磨沟景区(含白塔、水磨沟公园、高尔夫球场、一炮成功)3、达坂城景区(含白水镇、盐湖、风力发电厂、柴窝堡湖、乌拉泊古城、博格达风景线) 4、燕儿窝景区(含燕尔窝古树群、革命烈士陵园) 5、民俗风情一条街(含二道桥、国际大巴扎、新疆民街) 6、红山7、大银行8、亚洲大陆地理中心9、新疆自治区博物馆10、妖魔山(雅玛里克山)长桥饮马塔映斜阳与鉴湖泛舟西大桥西大桥横跨乌鲁木齐河,作为沟通河西河东的交通重要枢纽。1763年,清政府架设了乌鲁木齐河上(今西大桥附近)的第一座

7、桥——“虹桥”,建成后不久就被洪水冲垮。以后当局曾多次架设木桥,都因工程简陋,屡建屡毁。1906年,修了工程较大的木桥,命名为“巩宁桥”,因为在城西边故得名“西大桥”,因桥梁不固,使用8年就倒塌了。1918年,杨增新当局在在原桥基础上修建了一座规模较大的木架桥叫“巩宁桥”。桥头两端设有牌坊,上面写着“巩宁桥”三个大字。桥中两边还设有“望河台”供人休息赏水。1940年巩乃桥被冲毁后,在原桥基础上又修起一座负荷10吨的3孔石礅桥。从绘图设计到施工,由苏联归国华侨木工师傅王连声负责。1953年,乌鲁木齐河暴发了特大洪讯,3孔石礅桥被冲垮。1959年,在人民政府大力出资

8、下,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