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ID:5411569

大小:261.5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7-11-11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_第1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_第2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_第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_第4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考点内容解读1、搭建框架,宏观把握2、注重细节,赢在细微《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二、易错易混警示三、考能提高演练物质(第四课)意识(第五课)实践和认识(第六课)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综合探究)唯物论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活动的特征)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⑶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我们应该遵循规律,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认识

2、论(4)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上升。(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理解)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含义注意: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固有)属性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

3、的关系(客观实在性)(可知性)注:物质不同于具体物质形态3.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4.意识的含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意识的本质要产生意识,必须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5.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知识扩展:实干兴邦,请谈谈《生活与哲学》中“实践”的重要性?1、哲学产生于实践,源于对实践的追问2、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

4、本质特征;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5、人们在劳动中创造戒指,实现人生价值6.真理的含义及其最基本的属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7.认识是反复的,无限的,上升的。(注:反复性的主客观原因)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1)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

5、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坚持两个结合,反对两种倾向)二.主要哲学原理和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原理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6、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8、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7、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一、考点内容解读1、搭建框架,宏观把握2、注重细节,赢在细微复习策略:二、易错易混警示易错易混警示:一

6、、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不再具有客观性。错误。人类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事物,表明意识的重要性。但是人类的活动需要在客观事物存在的基础上进行。所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仍然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二、人们可以改变规律,为人类造福。(注意:和规律搭配的动词)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类不可以改变、创造规律,但是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易错易混警示:三、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错误,从意识的本质来看,其内容是客观的,但反映的形式,(如感觉,判断)是主观的。四、有用的就是真理。否认了真理

7、的客观性。易错易混警示:一、考点内容解读1、搭建框架,宏观把握2、注重细节,赢在细微复习策略:二、易错易混警示三、考能提高演练(2013·新课标Ⅰ卷)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

8、④【答案】C【解析】①选项因果颠倒,应该是意识具有能动性所以才能反映事物本质。③属于典型错误。答案为C。“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