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和反思.pdf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和反思.pdf

ID:54127614

大小:116.9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和反思.pdf_第1页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和反思.pdf_第2页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和反思.pdf_第3页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和反思.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和反思.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0卷第5期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i.20No.52004年10月JOURNALOFHUANGSHIPOLYTECHNICCOLLEGEOct2004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和反思唐刚(黄石理工学院师范部,湖北黄石435003)摘要:“问题解决”教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在数学教学领域也掀起了“问题解决”研究的热潮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仍存在许多误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进行反思和探究势在必行。关键词:问题解决;数学教学;误区;反思;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6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245(2004)05-0019-03MisunderstandingandInvestigationonMathTeaching"ouestion-solving"TangGang(NormaiDepartmentofHuangshiInstituteofTechnoiogy,HuangshiHubei435003)Abstract:Theteachingtheoryof"guestion-soiving"arousedtheextensiveattentionandresearchthroughout

3、theworid,whichraisedthetrendof"guestion-soiving"researchandproducedtheactiveimpact.Butthemathteaching"guestion-soiving"existedmanymisunderstandingsandguestionsthatneedtosoiveintheteachingpracticeprocess.Soweshouidwaikoutthemisunderstandingsandgivetheinvestigationandintrosp

4、ectiontothemathteach-ing"guestion-soiving".Keywords:guestion-soiving;mathteaching;misunderstanding;investigation;introspection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行,“问题解决”教学对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在《关于行动的议程》中提出“80年代的数学教学大评价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领域纲,应当在各年级都介绍数学的应用,把学生引导到中掀起了“问题解决”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高潮,并问题解决中

5、去”;“数学教师应当创造一种使问题解决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较多的成果,受得以顺利进行的课堂环境”。特别是近年来,美国、英到师生的欢迎。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问题解决”国、日本等相继提出了将“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的理论还不够完善,要正确有效地实施还需要一定的学的中心”的观点。[1]在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过程和一段时间,其已有的成果被引入到具体的数学教育全面转轨的今天,提倡“问题解决”教学无疑是数教学实践时,在操作中就难免会出现许多误区。面对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学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

6、视,收稿日期:2004-02-17作者简介:唐刚(1962—),男,湖北大冶人,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数学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并应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探究。下面就“问题解决”教dyI!(It)[]I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与探究。yH=dyI=dt=!I(t)dxdx!I(t)dtl偏重教师引导,忽视主动学习!(Ht)!(It)-!(It)!(Ht)2[!(t)]=学习是从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而开始的。要进行!I(t)问题解决教学首先要有问题,以问题为素材,问题解=!(Ht)!(It)-!(It)!(Ht)3[!(t

7、)]决的教学实践才能展开,教学思想才有依托,教学目这样做以后,多数同学对参数方程的求导有了深的方能落实。然而,由于对“问题解决”的片面理解,刻的认识,做这方面的题也很少犯错了。传统的“传授-接受”式教学思想在“问题解决”教学可见,我们在教学中要走出误区,重视学生的问中表现得还很突出,即学生是被要求去解决由他人所题提出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正是基于对“问题提出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没有突出学生主动学解决”的目的是“探索、发现、创造”的认识。当然,强习,从而就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在数学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导向”作用和

8、同教学实践中,教师总是绞尽脑汁搜索或设计相关问题学之间的互相学习,也应该贯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展现给学生,但是往往都忽视甚至无意识地占有了本主体”的原则。应让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