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医学院传染病学总结试题集

泸州医学院传染病学总结试题集

ID:5413721

大小:231.8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2-10

泸州医学院传染病学总结试题集_第1页
泸州医学院传染病学总结试题集_第2页
泸州医学院传染病学总结试题集_第3页
泸州医学院传染病学总结试题集_第4页
泸州医学院传染病学总结试题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泸州医学院传染病学总结试题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总论A型题1.关于传染的提法哪项是错误的A.传染也是感染B.传染是病原体与人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C.感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D.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病原体、人体及环境三因素E.感染后不一定都发生传染病2.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因素是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微生物、媒介、宿主C.病原体、环境、宿主D.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E.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3.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对多数传染病来说,哪种类型出现率最高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B.病原携带状态C.隐性感染D.

2、潜在性感染E.显性感染K型题4.在感染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病原体的毒性B.病原体的数量C.侵入途径D.人体的免疫状态A型题5.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为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B.潜在性感染C.带菌者D.显性感染E.隐性感染6.对隐性感染来说,下列那种提法是错误的A.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B.可与病原携带状态同时存在或交替出现C.不造成组织损伤D.流行期间,隐性感染增加时,对防止流行扩大有重要意义www.zhinanche.

3、comE.都产生特异性免疫7.对潜在性感染概念来说,哪项提法是正确的A.由于人体内部和外部防卫作用,病原体在侵袭部位或体内被消灭B.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停留入侵部位或体内脏器继续生长、繁殖、但人不出现疾病状态C.病原体侵入人体造成轻微损伤,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D.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保持暂时性平衡状态,不出现疾病状态,但平衡遭到破坏可引起疾病E.病原体与人体相互斗争中,人体防卫能力遭到破坏,引起组织损伤及疾病状态K型题8.人体的非特异性防卫是A.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B.中型多核粒细胞及巨噬细

4、胞的吞噬作用C.胃酸的杀菌作用D.体液中补体、溶菌酶、备解素、干扰素的抑菌、溶菌作用B型题A.补体系B溶菌酶C干扰素D备解素E以上都不是9.在镁离子存在下激活补体系能杀死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及中和多种病毒10.除具有抗病毒作用外,兼有抗肿瘤作用11.在相应抗体存在下参与灭活病毒,杀死或溶解细菌12.存在于吞噬细胞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溶解作用13.主要参与破坏被病毒感染的细胞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C免疫感应阶段D免疫反应阶段E免疫效应阶段14.体液作用15.体液免疫16.巨噬细胞将抗原物质处理后传递给有免疫

5、能力细胞17.有免疫能力细胞给抗原刺激激活后开始增殖后分化18.致敏T细胞或B细胞与相应抗原接触后释放淋巴因子或特异抗体C型题A.T细胞B.B细胞C.二者都有关D.二者都无关19.直接参与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是20.生产抗体的淋巴细胞是21.与体液免疫有关的淋巴细胞是K型题22.细胞免疫在对抗体哪些感染中起重要作用A.细胞内寄生的细菌感染B.病毒感染C.真菌感染D.原虫感染B型题A.IgGB.IgMC.IgAD.IgEE.IgD23.能通过胎盘,给婴儿提供有效的被动免疫的免疫球蛋白的是24.分子量最大,主要存

6、在于血管内的免疫球蛋白是25具有较强的凝集作用和激活补体体系作用的是26在腔道内(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起保护作用的是27.参与第I型变态反应的免疫球蛋白是28.当发生原发性体液免疫反应时先产生的,对传染病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29.丙种球蛋白制剂内主要含有的免疫球蛋白是A.I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E.Ⅵ变态反应30.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哪一型31.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属于哪一型32.免疫复合物病属于哪一型www.zhinanche.com33.有K细胞参与并通过与特

7、异性抗体FC段结合而获得特异性是哪一型C型题A.特异性体液免疫B.特异性细胞免疫C.两者均有关D.两者都无关34.输液反应35.血清病36.结核菌素皮肤试验37血吸虫病皮肤试验K型题38.关于带虫免疫哪些提法是正确的A.带虫免疫是指在某些寄生虫感染时能引起宿主对重复感染有免疫,但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并未消除B.寄生于体内虫体被消灭后免疫力也逐渐消失C.高疟区的带疟原虫这即为带虫免疫现象D.这种免疫状态对重复感染的免疫是不完全的39.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新生儿的增加B.外来人口的增加C.群体免疫力下降D

8、.病原体的变异40.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传染病流行后,病后和隐性感染免疫的增多B.人工自动免疫措施的推行C.免疫人群的移入D.病原体的变异41.管理传染源的主要内容是A.早期发现病人B.早期诊断和疫情报告]C.早期隔离和治疗D.疫区进行消毒42.我国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A.鼠疫和霍乱B.狂犬病C.霍乱和副霍乱D.炭疽43.检测肠道传染病流行的关键措施是A.隔离传染源B.治疗患者C.保护易感者D.切断传播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