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ID:5413908

大小:2.08 MB

页数:266页

时间:2017-12-10

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_第1页
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_第2页
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_第3页
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_第4页
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宣化上人小传上人,名安慈,字度轮,籍东北,父白氏,讳富海,母胡氏,诞上人于清末民初,岁次戊午,三月十六日。时太夫人夜梦见阿弥陀佛室,遂诞上人。既长,年十一岁,见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毅然出家为僧,礼上常下智老和尚为师。胡太夫人逝世于上人年十九,遂披缁结庐于母墓之侧,守孝居丧,受具足、拜华严、礼净忏、修禅定、习教观、日中一食,修种种苦行,度处处众生,从善办学,为公益事,倍于常人,不辞劳苦。兼而上人之禅行,戒律精严,深入经藏,愿宏十八大誓,六度万行兹圆,非乘愿再来,焉能感动佛陀、菩萨、天龙八部、情与无情耶?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

2、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序楞严经——正法的代表宣化在佛教里,所有的经典,都很重要,但是楞严经更为重要。凡是有楞严经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严经没有了,就是末法现前。楞严经是佛的真身,楞严经是佛的舍利,楞严经是佛的塔庙。所有的佛教徒,必须拿出力量,拿出血汗来拥护这部楞严经。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逐渐而灭。’如果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因此,我们佛教徒,必须以性命来护持楞严经,以血汗来护持楞严经,以行愿来护持楞严经。令楞严经永住于世,发扬光大,流通到每粒微尘中。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去,流通到尽虚空遍法界中去。如果能这样,

3、正法就能大放光明。为什么说楞严经先灭?因为该经所讲的道理太真实啦!天魔外道受不了,所以用种种方法来破坏、来消灭它。首先造出谣言,说楞严经不是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说的经,而是后人伪造的经,这是外道强辞夺理的说法,故意破坏真经的卑鄙手段。楞严经的内容,说明四种清净明诲,二十五圣各述圆通,五十阴魔的境界。好像照妖镜,使旁门外道的妖魔鬼怪原形毕露,无处藏身,乃大事宣传楞严经是伪经,不可相信。近年来,一些无智的学者,愚痴的教徒,对佛学不了解。竟敢断章取义,妄测圣言。而一般无智无识的人,没有辨别真伪的智慧,人云亦云,推波助澜,硬说楞严经不是佛说的。学佛法的人,不但要深深了解楞严

4、经的道理,为了令正法久住而邪法永息,更要到处提倡楞严经,宣扬楞严经,到处解说楞严经,并且要到处护持楞严经,这是佛教徒应该尽的责任。我今天向大家提出保证,保证楞严经是真经。如果楞严经是伪经,我愿堕地狱。因为我对佛法不认识,以假当真,心甘情愿接受此种的果报。就因为楞严经是真的,我乃发愿,生生世世要弘扬楞严大法,要宣读楞严真理。各位想一想,楞严经若不是佛说的,谁以说出这种正确的法?我盼望批评楞严经是伪经的人,赶快忏悔,痛改前非,否则,必定堕入拔舌地狱。我祈祷预祝念楞严经的人,讲楞严经的人,宣扬楞严经的人,流通楞严经的人,统统早成佛道。主要的原因,楞严经所讲的道理,既正

5、确,又合理,能使妖魔鬼怪,旁门左道,无所遁形,能令正信佛徒,保持正念,坚护正法。《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菩萨戒弟子方果悟笔录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这十九个字是这部经经名字,是一个题目,连下面的一个经字便成二十个字;前十九字属于‘别名’,后一字叫‘通名’。别名的意思是与其他经典有所分别,名字不同;下面的经字是相同的,因为相同,故叫通

6、名,通名是通于诸经,别名是别于诸经,由于此部经与诸经不同,故有这通、别两种称法。佛所说的经典,有七种立题,此七立题包括了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即是:单三、复三和具足。单三是单用的有三种;复三是双的,是两个意思在一起,也有三种;具足一是说有一种是具足的意思。单三之中有‘单人立题’,譬如‘佛说阿弥陀佛’。因为佛是人,阿弥陀佛也是人,故名;有‘单法立题’,譬如‘大般涅槃经’,这就是单以法立出来的题目;又有‘单喻立题’,譬如‘梵网经’,这部经比方大梵天王的网罗幢。这人、法、喻叫做‘单三立题’。复三:有‘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人,所问的般若是法,故称

7、;有‘人喻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人,师子吼是个比喻,意思是说:佛说法的时候有如狮子吼声那么雄伟;又有‘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个比喻,故立此题。具足一: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这部经比喻万行的因花,庄严无上果德,此题具足人、法、喻故名。凡是讲经者,对这七种立题都需要明白清楚,才可讲解经典,如果连七种立题都不明白,又怎样能教人家明白呢?比如:自己都不能觉悟,又怎能教人觉悟呢?这一点是很要紧的。假如连七种立题、五重玄义、十门分别都不先明白,就自称法师,到处说法,于是把一般人都讲到地狱里去了,连他自己也

8、到地狱去了,这还不要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