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美丽的家乡.docx

歌唱美丽的家乡.docx

ID:54139167

大小:14.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3

歌唱美丽的家乡.docx_第1页
歌唱美丽的家乡.docx_第2页
歌唱美丽的家乡.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歌唱美丽的家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歌唱美丽的家乡》典型案例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高平年级:八年级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对少数民族的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限于表面的视听认识,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比较明显,但多数学生只能从服装、服饰等这些外在的符号来区分。了解不深是八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主要认识情况。教学内容分析:《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苗族的“飞歌”。“飞歌”是具代表性的一种苗族民歌。苗族“飞歌”的音调高昂,节奏自由,结构短小,旋律悠扬起伏,长音可任意延长,句内常用滑音级进。“飞歌”多为徵调式,也有的地区“飞歌”为其他调式。《歌唱美丽的家乡》全

2、曲包括四个乐句。全曲旋律以一个乐句(第一乐句)为基础,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重复,仅在结尾处作了一点小的改变。这样,第一、第二两个乐句就形成了相当于乐段的完整段落。第三乐句基本上是第二乐句的重复,第四乐句,则是在原来旋律进行的基础上变化而成,节奏变得紧凑,因而情绪显得十分活跃。这首短歌和这一地区的民歌一样为徵调式,但两个句尾的降低的第六级音,形成十分别致的苗族飞歌特色。教学目标:1、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西南民族音乐,喜欢并乐于了解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2、能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并能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

3、解设计演唱形式。3、了解“飞歌”及其特点。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随《乌苏里船歌》音乐进教室(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学习民歌的良好情境.)师:非常高兴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音乐(设计意图:拉近师生距离,有助顺利开展教学)二、导入新课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一首我们黑龙江地区的民歌《乌苏里船歌》。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进程中人们创造出来了许多的民族音乐。民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歌的地方色彩浓厚,内容丰富。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经济文

4、化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地民歌在语言、风俗、审美和文化传统上形成了不同特点。这些文化因素融入了当地的民歌创作中,使各地民歌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构成了不同的美感效应。现在,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民歌,感受一下它的特点。(设计意图:学生对中国民歌有一个整体的初步的认识。)播放《歌唱美丽的家乡》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这首民歌有什么特点?生:节奏宽广、旋律起伏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这首民歌的名字叫做《歌唱美丽的家乡》,是我国苗族地区的一首民歌。(设计意图: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的学唱和了解“飞歌”这种体裁。)三、新授1、介绍苗族概况师

5、: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设计意图:了解苗族聚居地的自然概况,为理解“飞歌”做好铺垫)2、介绍“飞歌”师:这首《歌唱美丽的家乡》就是典型的苗族“飞歌”,“飞歌”的特点是只在山岗林野与田间地头演唱,音调高昂,气势雄伟。特征是节奏宽广自由、旋律悠扬起伏,长音可以尽气息延长,句间可以任意延长休止,句内喜用滑音级进,句尾收腔惯用甩音,终止时常附带一声高昂的呐喊声。(设计意图:了解“飞歌”及其特点,也为理解作品,唱好歌曲做准备)3、学唱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

6、1)师逐句教唱,生逐句学唱。(每一句学完可请学生单独演唱)2)师生完整唱歌曲(伴奏音乐,师指挥)3)学生完整唱歌曲(师电子琴伴奏)(设计意图:学会歌曲,完成本课教学任务)4、扩充、发展1)听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片段2)欣赏苗族舞蹈片段(设计意图:扩展学生视野,为更好表现歌曲做准备)5、设计丰富多彩的形体动作表现歌曲四、小结师:我国各个地方的民歌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民歌的世界里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将会在下一节课继续了解。(设计意图:点题,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愿望。)评价建议:一节好的音乐课的标准是什么?恐怕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标准和需要,不

7、能人人都满意。但是我想,我们音乐教师教授一节音乐课最低的要求就是增长学生的见识,愉悦学生的心灵,使其得到美的享受,在这节课中这个目标我达到了。教师从学生进入教室的歌曲的选择到课件的制作,都体现了浓浓的民族特点,使学生在情景中了解了苗族音乐的“飞歌”及其特点,并亲自学唱了飞歌,也能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去表现。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演唱,又拓展了他们的能力。我认为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当然,在这之外,我认为教师还应该注意一些细节上的处理,比如苗族舞蹈视频的选择是否完全符合歌曲的需要,《苗岭的早晨》的加入过渡语言如何自然生动,使这节课更加吸引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