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教学设计(1).doc

(修改)教学设计(1).doc

ID:54156757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4

(修改)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修改)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修改)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修改)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修改)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修改)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三教学形式以学定教教师孙杰单位莫旗博荣中心校课题名称古诗两首学情分析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

2、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4、对古诗教学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

3、但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  2.能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请学生给大家背诵学过的古诗。   2.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好多古诗都描写了引人人胜的景色,进而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只理解诗的字面意思还不够,还要把诗中的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深入到诗境中去悟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   3.板书课题:江

4、畔独步寻花。  二、解题,介绍作者。.   1.请学生根据注释解题。(在江边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师生交流有关诗人的资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并称李杜,代表着唐代诗歌的两座高峰。自幼好学,很有政治抱负。漫游各地,与李白相识。安史之乱前住在长安,生活贫困。    安史之乱后,弃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边筑草堂。晚年离开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诗歌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  三、抓字眼,明诗意。   1

5、.自读古诗。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字眼)。    (“黄四娘”是谁?“自在”什么意思?“娇莺”什么意思等?)   2.分组互助学习,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黄四娘”,杜甫的邻居。“自在”是指自由自在。“娇莺”是指黄莺娇柔的歌喉。)   3.师生共同讨论,理解诗意。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两句的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低垂下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两句的意思是: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

6、黄莺放开娇柔的歌喉不断地啼唱。  四、提问题,悟诗情。   1.“话”的意思弄明白了,那么怎么把诗中的意思变成头脑中的画面呢?我们不妨针对诗中词语来提几个“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   2.给前两句提问题,悟诗情。    (1)鼓励学生提问题,教师可做示范。     (“什么样的小路上,开满了什么样的花?这些花压得枝条都怎么样了?”)    (2)针对这些问题来想一想,当时的情境怎么样呢?也就是说,你头脑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3)出示一张场景图画投影片,启发学生思维。     (黄四娘家门前有一条曲折的小路。小路旁开满

7、了各色各样的鲜花,成千上万朵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地弯下了腰。)   3.给后两句提问题,悟诗情。    (1)学生分组讨论提问题。     (什么样的蝴蝶怎么飞舞?黄莺的叫声怎么样?它好像在说什么?)    (2)针对这些问题来想一想,你头脑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留连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丛中上下追逐着、戏闹着。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宛转动人,好像在说:这里多美呀!)  五;想画面,咏诗句。   1.想象当时的画面,诗人看到、听到后的反应。    (感叹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

8、居时的喜悦心情。)   2.指导朗读。    (采取学生练读、评读的形式,要求读出对生活的热爱,作者看到景物后的喜悦心情。)  六、根据你的想象,把诗中描写的景物画下来。   1.学生自画。   2.集体交流。七、作业: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