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香港金融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李达三博士沪港发展讲座

上海-香港金融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李达三博士沪港发展讲座

ID:5420323

大小:383.6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0

上海-香港金融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李达三博士沪港发展讲座_第1页
上海-香港金融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李达三博士沪港发展讲座_第2页
上海-香港金融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李达三博士沪港发展讲座_第3页
上海-香港金融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李达三博士沪港发展讲座_第4页
上海-香港金融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李达三博士沪港发展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香港金融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李达三博士沪港发展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海-香港的金融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李达三博士滬港发展讲座2013年12月18日1沈联涛香港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总裁尊敬的李达三太平绅士,宋恩荣教授,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荣幸被邀请前来参加“李达三博士滬港发展讲座”。李达三太平绅士是一位非常成功,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李先生数年来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对宁波、上海和香港的社会发展,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捐建了香港中文大学,他的母校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李达三楼”。此次讲座的主题是关于上海和香港的金融发展,但是我想扩展一下这个主题,来讲讲这两个城市在整个中国,乃至于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我的一位恩师,

2、已故的利国伟爵士,曾经将中国比作一架正在起飞的喷气式飞机,而香港和上海正是这架飞机的双引擎。他一定会非常自豪地看到中国在刚刚完成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宣布的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改革方案以及上海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而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在我们即将告别蛇年,迎来马年之际,我们应该看到,过去的一年尽管充满了变数动荡,但是也有很多好消息。首先,本月初,世界贸易组织在巴厘岛重申了关于继续多边主义的协议。这是一项有助于自由贸易的好消息,而香港,上海和中国都是自由贸易的积极参与者。另外,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再一次强调了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提出并启动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纲领和改革

3、方案。请允许我将我的演讲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围绕国际环境和全球金融改革对亚洲和中国的启示,当然,其中包括对上海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的分析。第二部分,我想讲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方案的引申含义,并分析这些改革措施对上海和香港的影响。后全球金融危机格局:对金融市场的启示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刚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亚洲-全球对话。这个对话提供了一个全球性平台,让企业家、金融家、决策者和思想领袖对亚洲的经济增长,就业,和机遇展开反思。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亚洲经济在中国的十一届三中全1作者感谢黄祖顺、王瑶、李世友和胡文静对本文的研究协助。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4、作者所属机构无关。1会后仍处于快速发展中,但也遇到了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问题和障碍。而目前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虽然正凭借页岩油的创新和强大的企业竞争力步入复苏的阶段,但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社会分歧,并面临艰巨的全面结构调整。欧洲,作为一个统一的经济货币体制,拥有全球10.3%的人口,和28.4%的GDP;但社会支出却占了全球总量的一半,有人认为是不可持续的系统。另外,我们都希望看到安倍经济能够带领日本走出困扰其经济近20年的低迷和通货紧缩。但他的第三支箭-结构改革正待发射。而其他新兴市场目前正遭遇由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退出预期而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逆转,新兴经济体

5、需要及时作出政策调整,来应对可能出现的资本市场动荡和货币贬值等负面影响。在刚刚结束的“亚洲-全球对话”会议上,前以色列央行行长,即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的StanleyFischer教授-最近被奥巴马总统提名为美联储副主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亚洲希望以平等的合作伙伴和全球公民的身份参与国际重大问题的对话和讨论,那么我们就必须拿出像G7会议(七国会议)一样具有深度,原创性的亚洲思想和研究。我们得务实的承认在建设性和领导力方面亚洲还没达到G7的高度。我个人非常同意Fischer教授的看法,并且完全认同这个事实:我们在近两次

6、金融危机中所遭遇冲击的程度与西方国家相当。我想引用一段,Fischer教授也提到过的,Keynes的一段话:“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论其对错,都比一般人想象的要有力得多。实际上世界就是被这些思想所统治的。实干家们自以为摆脱了任何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却往往只是某位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而已。那些疯狂的当权狂者们,似乎是空穴来风般的作出决策,但实际上也不过是从多年前随手涂鸦的学者那里取其妄想。我确信,与思想的蚕食能力相比,既得利益的作用被大大高估了。”在现今的21世纪,我们仍然被20世纪的思想所左右和误导。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例证是,我们利用上个世纪的理论作为指导,采

7、取了运用量化宽松政策来提高通货膨胀的做法。再一次引用Keynes在《和平的经济后果》一书中所说的,“列宁无疑是对的,摧毁货币是颠覆现行社会基础的最精妙绝伦的做法。摧毁货币的过程调动了经济规律中潜藏的所有毁灭力,面对这种毁灭,几乎无人可以洞悉”。货币所具有的这种力量在金融体系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20世纪,我们通过金融创新和高负债率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财富,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不平等。而现在,提倡储蓄的顺差经济体被不断指责,称其应该为债务国的庞大赤字承担责任。而勤奋和节俭亦被指责为过度借贷和过度负债创造了条件。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Greenspan)最近

8、的访问讲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