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耐心静化心灵.doc

用爱心和耐心静化心灵.doc

ID:54226850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4

用爱心和耐心静化心灵.doc_第1页
用爱心和耐心静化心灵.doc_第2页
用爱心和耐心静化心灵.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用爱心和耐心静化心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爱心和耐心静化心灵【案例现象】我们班有一个叫小朱的学生,他长得虎头虎脑,样子挺可爱,看起来是一个聪明又活泼的学生。但是他的身上却集纳了小孩子所有的不良习惯。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睡觉、和同桌打架,时不时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引得大家哄笑;他进教室不喊报告,出教室不说再见。只要他出现在班级的人群中,就开始发生各种不尽人意的情况,先是陆续有同学报告他骂人、打人,对同学态度粗鲁,接着又有同学报告他拿了别人的东西。当老师询问他有关情况时,他总是昂着小脑袋,蛮有理由的指责他人的不是。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满不在乎。平时参加同学们的

2、课间游戏时总喜欢捣乱,不是推到这个,就是打的那个同学哭,搅得同学们不得安宁。【案例分析】一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学校的各项纪律都一知半解。在这一案例中这个学生除了有小孩子天生的淘气,还具有以下特征: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重视,喜欢大家以自己为中心、事事让着自己。当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用拳头解决问题。针对这些现象,在平时的教育中我采取了各种方法,但我发现他只有在受到表扬时才会安静下来专心去做某件事。【方法措施】心理学认为:人都是渴望表扬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一年级的小学生也是如此。学生在受到表扬时,就会对某事产生极高

3、的兴趣,从而约束自己尽力去做。因此,处理同样的一件事,一个恰当的方法会让学生充满自己,走向成功。而一个过激的方式只能让学生丧失信心,走向消沉。对待调皮的学生,老师应该调整心态、转化角度、讲究方法、摸清原因、掌握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全方位地对他进行引导。1.谈心这是我采用的基本方法。在课间,只要遇到他我就主动和他交谈,询问他在家的表现,及时鼓励;在课堂上,多提问,时时督导;课余,找他谈心,让他感到老师时时关心他。随着交流次数的增多,师生感情加深,我再以建议的形式引导他“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等等,渐渐地让他接受我的建议,一点

4、点的改正缺点。2.与家长沟通基于小朱在校的表现,我及时联系了家长。他的妈妈告诉我小朱在家就属于好动型孩子,像只小猴子,一分钟也坐不住。再加上小时候由乡下爷爷奶奶带,老人都比较宠孩子,对于平时所犯的小错误不能严格要求,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不良的习惯。为此他们想了好多办法,但效果都不明显,他也不知该怎么办。听了家长的话,我认为小朱之所以行为习惯差,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溺爱多,要求少。而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老师和家长长期配合,严格要求,形成合力。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罚改过则比较难。”因此,每当小

5、朱有一点进步,我就会以各种形式通知其家长,以此树立他的自信心。3.发挥特长,扬长避短小朱的妈妈是一位中学体育教师,因此在体育方面他比别人知道得多,也做得好。针对他这方面的特长,我让他当我们班的体育委员,他很高兴。我就告诉他,要想管别人首先得把自己管好,他答应了。但一年级的小学生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我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班级表扬他的特长,提出如果他在其他方面也能做好,老师和同学就更喜欢他,以此来督促他管好自己。【案例反思】在我从教的十多年里,这样的学生还遇到很多。遇到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正确面对,思考原因,积极的寻求解

6、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我们付出真心、耐心、恒心就会喊来孩子的安心、静心、信心,我们的教育也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