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札记《本末倒置》的精彩.doc

2010年9月札记《本末倒置》的精彩.doc

ID:54227219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4

2010年9月札记《本末倒置》的精彩.doc_第1页
2010年9月札记《本末倒置》的精彩.doc_第2页
2010年9月札记《本末倒置》的精彩.doc_第3页
2010年9月札记《本末倒置》的精彩.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0年9月札记《本末倒置》的精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末倒置》的精彩苏福亮最近看了一篇省优质课的精彩课例——《三角形的内角和》,参赛老师是从以下方面来设计课的: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推导“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转变成“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为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了这个结论,所以老师等学生说出来后干脆直接反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即引出“?”这一步,然后让学生去动手验证。2、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等活动,成功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验证、感受、体会,从而达到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步完成的同时,也把“?”变成了“。”,即“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2、目标:让学生了解“三角和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12岁时发现的,而学生四年级时才10岁,从而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由此,由于调动并发展了学生的情感,老师又适时的在“。”后加了个“!”。4、本节课的难点成功突破,接下来就是练习了。其实这是个很精彩的设计,包括课堂,也是很精彩的课堂,老师不仅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还准确的抓住了学生的学习生成一步步完成了本节课难点的教学,课题板书甚至是符号化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要是放在以前,我一定把这样的设计当成是精品,甚至会照搬到我的课堂上去完整的复制;但是现在,在学校“开放高效课堂”研究的过程中,我对与

3、课堂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变化。我想主要看学生的发展,经过这样一节课的深入学习,全班是不是所有学生都真正学会了这个知识点,有多少人是假参与呢?那么假参与的学生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呢?我有三点看法。首先,关于设计,我的问题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该先突破谁”?这节课的主要经历和时间用在了突破难点和重点上,注意,我说的是和,因为老师没有把这两个分开,是和在一起突破的。但我的认识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就是重点,也就是所有学生必须要都学会并记住,甚至是会利用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恰恰是难点,因为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者是推导过程。所以,能把重难点分开的一定要分开,更利于所有的学生学

4、习。其次,关于学生的认识。我们在任何一本关于学习方法的书上都能看到这样的观点:预习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可是,为什么我们的课堂(特别是优质课)中却很少要求学生预习呢?为什么学生的已有知识中不能包括预习呢?我个人认为应该让学生预习。言行一致是其一,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不让学生预习,怎么锻炼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呢?所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应该包括他(她)看书可以预习到的知识!再次,关于学习规律的认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对于小学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一节课中,前10到15分钟是效果最好的时间段,所以应该把重点知识(即知识目标)放在这一块来进行;中间学生会有跑

5、神儿的情况,这时再安排突破难点的活动,让活动的内容或者形式来吸引学生,也可以达到调节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对于重点知识的再认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的练习也必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能力。而一旦开课就是难点,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放弃(思维上的),而更乐于当听众或者是旁观者了。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觉得这节课可以这样上:1、学生预习。可以提前一天,也可以课上给学生5分钟以内的时间,就是简单的看书。然后问:“你知道了什么?”即本节课的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是所有学生都可以看书得到的!所以先标“。”。紧接着就是基本练习,并让同座互相讲解方法和批改,让所有人会利用这个结论

6、,达到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大约10到15分钟)2、发现难点。等学生都会用这个知识点了再问学生:“关于本节课你有什么问题想重点研究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情况,但肯定集中于“为什么”和“怎样更好的用它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老师引导由“为什么”到“是不是”,引出“?”。3、突破难点强化重点。接下来就是学生的探究、展示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后,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这个结论,对于这个结论,学生肯定是欣喜的,也就顺其自然的到了“!”。(这个过程肯定能对学生刚掌握的知识起到强化作用;另外,这也是在教给孩子如何预习,除了知道知识点是什么之外,更要去探究

7、为什么是这样或者到底是不是这样,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在这里培养。)最后再增加两道和生活相关的练习题,达到巩固重点知识的目的。我认为:所有的课型和课题都可以也必须让学生预习!我们不能为了我们在课堂上上出精彩就丢掉了预习,那也就丢掉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法宝,即使上出精彩,也只能叫“本末倒置的精彩”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