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小学生唱读的现象.doc

如何克服小学生唱读的现象.doc

ID:54232212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5

如何克服小学生唱读的现象.doc_第1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唱读的现象.doc_第2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唱读的现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克服小学生唱读的现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克服小学生唱读的现象,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叶圣陶先生在《如果我当老师》这篇文章中说:“我决不教小朋友像和尚念经一样,把各篇课文齐声合唱。这样唱的时候,完全失掉语言的自然,只成为发声部位机械运动与理解和感受很少关系。”叶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分析切中要害。  那么,怎样帮助学生们克服、改正“唱读”这种不良朗读习惯呢?我们进行了几点探索:第一、充分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学有所仿。针对许多老师范读能力的不足,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一些现有的多媒体资源。如朗读录音带,远程教育课程资源、随书光盘等。范读听多了,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唱读有纠正作

2、用。尤其是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中的课件,每一篇课文都有范读方块,有一些还带有动画和乐曲,对于布设情境,帮助学生把握课文情感有很大作用。第二、教师要经常范读带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把朗读课文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读”,正确掌握每个字的读音,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并认真揣摩句子的重音、语气、节奏。课堂上,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给学生范读一遍,给学生以规范的示范、引导,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模仿着去读。第三、运用多种朗读形式。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朗读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上我们尽量减少齐读,甚至不齐

3、读,因为齐读容易限制学生们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且容易形成“唱读”,只要其中有一个学生大声“唱”,就会无形中影响其他的学生,让他们也不知不觉地“唱”起。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多采取个别读的形式,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发现一个,纠正一个。集中目标,打歼灭战,直至各个击破。同时在朗读课文时,我们注重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学生们进入课文内容情境的最好办法,只要真正进入课文角色了,学生们想“唱”也“唱”不起来了。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这就需要教师去具体地指导。如在《穷人》一课中,桑娜在生活中的勤劳善良,在等待丈夫回来时的忐忑不安及渔夫

4、的勇于担当,都表现在他们的语言中,所以,如果教师不加以细心的引导,学生们很难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我们除了抓住一些重要句子引导学生们理解课文外,我们还让学生分角色来反复地读,以掌握两人不同的内心世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四、重点训练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尤其是声调。在日常的课堂上,我们明令禁止:严禁“拖长”,严禁“上扬”,严禁“夸张”,还声调、还字音的本来面目,违者罚读三次,并要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第五、以“说”带“读”,以“说”促“读”。培养学生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并引导学生体会“说”和“读”的联系。

5、让学生明白:“读”课文就是“说”出作者写的话。明白“读”和“说”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每天早上、中午课前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讲故事等活动。同时在每节课结束后,组织学生谈收获、谈体会。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朗读越来越自然。第六、加强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1、指导学生按词朗读.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朗读时常常爱一字一拍地拖腔拉调地唱读,这是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分配能力差,他们识字不多,朗读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读准字音上,而忽略句子意思的表达,在朗读前可指导学生用铅笔划出

6、词语,然后,老师范读,让学生跟读并注意按词停顿。在教学中,我们从词语教学入手,严格训练学生读好词语,词组,不顿读,要连读,反复示范,形成节奏。在教学“课文”时,让学生自行拿出铅笔试着划出词,再进行朗读,读时要求不拖腔拉调,语速略快,其后逐步过渡到目及词和词组进行朗读。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就能自觉做到按词停顿分节朗读。训练时,要避免矫枉过正,造成读破、读断句子的情况。 2、 指导学生读准、读通课文.每当接触新课文时,我们首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其中包括读准字音、生难词,读顺句子,尽量克服一字一顿、一词一顿的“唱读”现象。低年级学生由

7、于能力所限,初次接触新课文,往往会“唱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读不准时就在心里默读,知道明确了哪里应连读,哪里可停顿为止,再放声朗读。这样,学生一张口就形成语流。对于较易读错的多音字、初见面的新词、意思复杂的长句还有小小的标点所表示的不同长短的停顿等等,不妨把它们单独提出,反复训练,再放回到句子中,与其它部分整合起来读。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第七、树立榜样,多表扬不唱读、读得好的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