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

ID:54235275

大小:119.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4-1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明与暗课时:4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教具准备: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2、射灯3、静物台 4、范画两幅  5、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学具准备: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

2、、讲授新课: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二)新授:(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

3、侧面环境光影响)。(四)主动参与(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26(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作业设计:四、欣赏讲评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六、拓展: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寻找美的踪迹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综合

4、探索   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2、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解肌理的美2、合理构图教学难点: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教具学具准备: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新授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

5、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4、欣赏肌理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学生讨论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26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设计: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四、作业评价:学生

6、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五、拓展:(1)用照相机记录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昆虫的演化等。(2)比比,看谁的照片拍得好。教学反思:泥浮雕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教具学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1、欣赏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

7、想去吗?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26师: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教师拿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2、揭示“浮雕”的概念师: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生: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

8、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二)新授: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1、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