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卷.doc

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卷.doc

ID:54238460

大小:48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5

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卷.doc_第1页
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卷.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理必修Ⅰ第一单元练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据此材料和太阳系模式图完成1—4题。1.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时,莫斯科(东经37度)的区时为:()A.10月2日0时59分57秒B.10月1日12时59分57秒C.10月1日0时59分57秒D.10月2日12时59分57秒2.下列天体按距离太阳远近,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的是:()A.水星、金星、土星、天王星B.火星、土

2、星、木星天王星C.地球、金星、土星、海王星D.土星、火星、海王星、天王星3.小行星带的轨道基本位于:A.地球与火星之间B.火星与木星之间C.火星与土星之间D.金星与火星之间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下列属于地外行星的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5.与银河系处于同一个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太阳系B.地月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特殊性主要表现:()A.地球既能自转又能绕太阳公转运动B.地球的质量、体积及运动状况与其他行星有很大不同C.地球上有大气D.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7.太阳辐射是

3、一种电磁波,其能量50%集中在:()A.紫外区B.可见光区C.红外区D.X光区8.太阳外部的圈层从里到外依次是:()A.光球、日冕、色球B.色球、日冕、光球C.光球、色球、日冕D.日冕、色球、光球9.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日珥D.耀斑和黑子10.下列现象的产生,主要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①鸽子飞行失踪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③狮子座流星雨④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⑤两极地区美丽"极光"的产生⑥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⑥D.④⑤⑥1

4、1.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B.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360°C.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D.太阳日比恒星日稍长13.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中心B.从近日点到远日点,公转速度

5、越来越快C.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D.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天14.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是:()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国庆节15.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此时:()A.①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B.正午太阳高度从②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C.③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昼长24小时D.④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夜长12小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中的物质组成,但题中穿插了矿床、矿产,增加了一定难度,学生容易弄错。通过对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

6、培养地理多向思维能力。解答本题常见的思维障碍是不理解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理解这些概念要迁移化学知识来理解。概念之间的组成关系如下:【答案】C16.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其划分依据是:()2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B.各层组成物质的不同C.各层密度的不同D.各层厚度的不同17.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盆地B.平原C.海洋D.大陆断层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A.硅B.氧C.铝D.镁【解析】地球内部圈层是根据两个不连续面来划分的,莫霍面的划分依据是纵波、横波通过该层时速度都明显加快。古登堡面的

7、划分依据是通过该层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降低。【解析】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在33千米,海洋地壳的厚度大约为6千米。19.根据地震波的传播,当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在震中的人们会感到:()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只上下颠簸20.下列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地壳中的坚硬的岩石组成B.由莫霍面以上的地壳部分构成C.由地壳和上地幔构成D.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组成21.关于时区或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共划分12个时区,东边的区时总比西边的区时早B.西五区比西

8、四区早1小时C.“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D.我国把"北京时间"作为东部平原地区的标准时间222.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地球是个球体B.地球不停地自转C.太阳的东升西落D.黄赤交角的存在二:综合题: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