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doc

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doc

ID:54238982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5

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doc_第1页
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doc_第2页
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学生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学生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一、抓往关键,掌握赏识教育艺术   

2、赏识学生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实践证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学生的一日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哪怕是学生做错了什么,也切忌大声呵斥,而应该讲究艺术,语气要婉转而富有启发性,既帮学生找到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    二、多方引导,培养学生自赏能力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学生形成

3、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针对学生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则是培养学生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径。    三、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   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赏识,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学生更是渴望受到赏识。他们很容易被他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学生,仅仅依靠教师“孤军作战”去赏识,是不容易奏效的。这就需要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班级,利用群体赏识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不乏其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音乐会、画展、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

4、等形式,都可以为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创造条件,都是学生自信心产生的重要源泉。    四、家校同步,家长参与赏识教育   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校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家长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而感到愧疚。   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学校通过举办家长讲座、设立家长专栏、个别交流、家访等形式,可以帮助家长掌握学生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

5、识,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   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要实事求是。既不滥用赏识,又不吝啬赏识,更不能错误地把学生的特点当缺点;夸奖要适度,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不能事不分大小,都做过度的夸奖。因为不切实际的过度夸奖,容易造成学生的虚荣心,效果适得其反。第二要全面对待。在赏识教育中,并不排斥批评。我们既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分清荣辱。只

6、是赏识和批评的侧重点不能倒置,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考虑艺术。这样,才能使学生及时得到鼓励,又能知道自己行为的缺点,更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学生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