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现状分析和对策

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现状分析和对策

ID:5424154

大小:844.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7-11-12

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现状分析和对策_第1页
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现状分析和对策_第2页
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现状分析和对策_第3页
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现状分析和对策_第4页
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现状分析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现状分析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 现状分析和对策张磊2005年11月7日北京注:本研究成果形成于2004年5月一、关于贫困人口的概念(一)贫困的概念人类社会的“贫困”问题“财产”问题(“所有制”问题)“贫困”的核心发展生存享受财富需要财产只有扬弃私有财产制度消除贫困对“贫困”的理解“贫困”是一个不确切的、动态的概念,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甚至不同的人,对贫困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所以,从理论上讲,贫困和扶贫开发既有阶段性的概念,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贫困人口的界定标准1、中国政府的贫困标准: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标准1986年由国家统计

2、局按照维持人类基本生存所必需的食品支出(占85%)和衣着、住房、燃料等非食品支出(占15%)的比例,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单位:元、千万2、实际扶贫的工作标准:低收入贫困人口标准国家统计局于2000年对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的实际生活消费支出进行测算和研究后,建议把865元作为新的贫困线标准单位:元、千万3、国际社会通行的贫困标准:1天1美元标准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根据30多个国家的数据测算的,以1985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年收入低于370美元,一般称为1人1天1美元,即定义为赤贫或极端贫

3、困目前全球低于这个标准的人口约有11亿,其中我国按收入计算约有1.2亿,约占10%4、稳定实现温饱标准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监测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温饱线上,波动率在70%左右;在低收入线上,也要达到60%左右;只有当农民年均纯收入达到1300元以上,才能比较稳定。这样食品与非食品之比为4:6,进出波动幅度在10%以下。这个标准下的人口数量约为1.6亿。“极端贫困人口”,是按第一个标准,即官方认可的标准统计的年度收入低于这个标准的人口;“未稳定解决温饱低收入贫困人口”就是按第二个标准所衡量的人口二、研究背景(一)减贫速度大幅趋缓,2003年

4、甚至不减反增贫困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图贫困人口数量年均变化减贫速度递减:(二)当时普遍的观点剩余的2900万贫困人口(2003年人均收入637元以下)中,有近2000万属于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应该对这部分人施行救助。采取这种方式,只需政府每年拿出27—30亿元就能解决问题(三)现行的扶贫统计监测存在缺陷,难以全面反映贫困人口情况抽样调查方法:只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每年度收入在温饱线以下贫困人口规模;不能反映每个贫困人口在年际之间的动态变化情况来自不同部门的数据支持了有近2000万属于丧失劳动能力人口的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成为主流观点。有的部门认为,

5、除“五保户”外,农村丧失劳动能力,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人口还有1972万;有的部门认为,生活在生存环境极端恶劣地区,需要移民搬迁的人口约有1000万;有的部门认为,在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当中,残疾人有近千万,约占三分之一。有的国际机构认为,目前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中,有560万为“五保户”,979万为残疾人口,800万为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人口,其余的也有相当大部分属于患有长期慢性病或体弱多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对主流观点的个人分析第一,每年度收入在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是由于构成这一群

6、体的内部成员基本固定不变,即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每年度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数,就是实际的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数对主流观点的个人分析第二,这些人口由于基本上都是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很难通过正常的扶贫开发解决温饱,这也意味着近年来减贫速度缓慢,主要是因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不当造成的。因此,有必要转换工作思路,采取救助式扶贫解决温饱问题对主流观点的个人分析第三,由于这些人口基本固定,从而为采取救助式扶贫提供了条件。因此,解决这部分人口的温饱问题很容易,关键是政府能不能下决心,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每年拿出一定量的救助资金,把这些

7、人员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个人观点(一)2900万人口不是一个固定群体,而是“大出大进”的态势1、“固定群体论”符合逻辑,但并不符合实际根据各省的调查情况表明,目前中西部大多数省市区对“五保户”的生活补助标准为50—60元/人.月,按此标准计算,“五保户”的年均纯收入肯定能超过637元/人•年的温饱线。2、目前年度收入在温饱线以下贫困人口处于“大出大进”的动态平衡状态“大出大进”现象的原因:存在一个庞大的未稳定解决温饱的贫困群体减贫递减现象的原因:在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数量很大的情况下:越过温饱线的人口数>>返回温饱线的人口数表现为:年度温

8、饱线以下贫困人口的大幅减少;当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数量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后:越过温饱线的人口数量返回温饱线的人口表现为:数量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基本接近于一个常量“大出大进”的动态平衡状态2003年返贫人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