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主题班会.doc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主题班会.doc

ID:54285613

大小:1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5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主题班会.doc_第1页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主题班会.doc_第2页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主题班会.doc_第3页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主题班会.doc_第4页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主题班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主题班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主题班会  时间:2014年12月1日  地点:南安市诗山中学高三年5班教室  主持人:陈思荣  活动背景: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活动目的: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不是为了印

2、在纸上、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但是多年来,宪法的实施和保障是不完备的。”在不少人的头脑中有一种观念,认为刑法、民法是比较严厉的法律,违反这些法律要受到制裁。但宪法好像是很“宽容”的,违反宪法可以不追究法律责任。这种“违法可怕,违宪不可怕”的观念相当普遍。  活动准备:  1.每个同学准备说一段对宪法的了解;  2.准备一段宪法历史的短片;  3.出十道关于宪法知识的问题,用于中间环节的小游戏进行必答和抢答;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致开场白导入主题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在一天天的发生着改变,我们身

3、边也随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不同群体或个人,并且他们的行为有时会侵犯到我们的权利。如果我们不懂法,我们也可能侵犯到他们的权利,为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的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掌握法律法规常识,从而使我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预祝班会圆满成功!  下面有请班主任郑老师致开场白,介绍开展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  班主任:同学们,下午好!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

4、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主持人:谢谢班主任给我们介绍了宪法的由来及它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先注意观看幻灯片《宪法小知识》,然后请同学们

5、谈谈对宪法的了解。  二、观看幻灯片《宪法小知识》  三、同学们谈对宪法的了解  1.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  4.依法治国的涵义  所谓依法治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

6、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  四、法律知识检测  首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竟答,法律知识竞答分必答(一组一题)和小组抢答两部分,必答题20分;抢答题答对10分,答错扣10分,最后看哪个小队得分最多就是优胜小组。  必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和生效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  

7、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范围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法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4)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那些原则?  下

8、列原则:  保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适应未成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抢答题:  (1)什么是未成年人?  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不履行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