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机构文本.doc

双螺旋机构文本.doc

ID:54295957

大小:4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5

双螺旋机构文本.doc_第1页
双螺旋机构文本.doc_第2页
双螺旋机构文本.doc_第3页
双螺旋机构文本.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双螺旋机构文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职业教育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双螺旋机构两组螺旋副共同组成的螺旋机构称为双螺旋副机构。双螺旋副机构包括差动螺旋机构和复式螺旋机构两种。一、双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双螺旋机构是由螺杆、活动螺母、机架组成的。组合螺杆由两段螺距或旋向不同的螺杆组合为一体,分别与活动螺母和固定螺母配合,组成两组螺旋副。当螺杆回转时,螺杆相对于固定螺母、活动螺母相对于螺杆均有直线运动,最终体现为活动螺母相对于机架的运动,形成一种运动合成关系。二、双螺旋机构的分类螺杆上两螺纹旋向相同时,螺杆相对于机架和螺母相对于螺杆的运

2、动方向相反,活动螺母移动距离减小,称为差动螺旋机构。反之,则活动螺母移动距离增大,称为复式螺旋机构。(一)差动螺旋机构1.差动螺旋传动的原理如图所示为差动螺旋机构。螺杆分别与活动螺母N和机架T组成两个螺旋副,机架为固定螺母,活动螺母N不能回转而只能沿机架的导向槽移动。设机架和活动螺母的旋向相同,都为右旋,当如图示向上回转螺杆时,螺杆相对机架向左移动,而活动螺母相对螺杆向右移动,这样,活动螺母相对机架实现差动移动,螺杆每转一转,活动螺母实际移动距离为两段螺纹导程之差。图双螺旋机构2.差动螺旋传动的移

3、动距离计算和移动方向判断4国家职业教育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螺杆相对机架的移动方向与活动螺母相对螺杆的移动方向相反,这样,活动螺母相对机架的移动距离可用下式表示:L=N(S1-S2)式中L——活动螺母的实际移动距离;N——螺杆的回转圈数;S1——机架上固定螺母的导程,mm;S2——活动螺母的导程,mm。3.活动螺母的实际移动方向判断:当机架上固定螺母的导程大于活动螺母的导程时,活动螺母的移动方向与螺杆的移动方向相同;当机架上固定螺母的导程小于活动螺母的导程时,活动螺母的移动方向与螺杆的移动方向

4、相反;当机架上固定螺母的导程等于活动螺母的导程时,活动螺母的移动不动。也就是说,活动螺母的移动方向取决于两段螺纹中导程较大的螺旋副移动方向。在调整螺旋机构中,有时要求当主动件转动较大角度时,从动件作微量移动,如分度机和机床刀具的微调机构中,此时可采用差动螺旋机构。如图所示镗床镗刀的微调机构就是利用了这种微调功能。(二)复式螺旋机构1.复式螺旋传动的原理如图所示为双螺旋机构。螺杆分别与活动螺母N和机架T组成两个螺旋副,机架为固定螺母,活动螺母N不能回转而只能沿机架的导向槽移动。4国家职业教育机械制造

5、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图2双螺旋机构如果机架上的螺母旋向仍为右旋,活动螺母的螺纹旋向为左旋,按图示回转螺杆时,螺杆相对机架左移,活动螺母相对螺杆亦左移,螺杆每转一转,活动螺母实际移动距离为两段螺纹导程之和。2、复式螺旋传动的移动距离计算和移动方向判断L=N(S1+S2)式中L——活动螺母的实际移动距离;N——螺杆的回转圈数;S1——机架上固定螺母的导程,mm;S2——活动螺母的导程,mm。由上式可知,当螺旋副的旋向相反时,螺母可实现快速移动。这种螺旋机构成为复式螺旋机构。如图所示的电线杆钢索拉紧装置和

6、台钳定心夹紧机构就是利用这种特性来实现工件的快速夹紧。图电线杆钢索拉紧装置4国家职业教育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图台钳定心夹紧机构3.活动螺母的实际移动方向判断:因螺杆相对机架的移动方向与活动螺母相对螺杆的移动方向相同,所以活动螺母的移动方向与螺杆相对机架的移动方向和活动螺母相对螺杆的移动方向均相同。例题1:如上图示的双螺旋传动中,机架的固定螺母和活动螺母的旋向相同,都为左旋,机架的固定螺母T的导程为5mm,活动螺母N的导程为4.5mm,当如图示向上回转螺杆0.5r时,活动螺母的移动距离为多少?

7、移动方向如何?解:因差动螺旋传动机构中的两螺纹旋向相同,所以活动螺母的移动距离为L=N(S1-S2)=0.5(5-4.5)=0.25mm因为S1>S2,所以,活动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杆的移动方向相同,即向右移动。例题2:如上图所示的双螺旋传动中,机架的固定螺母旋向为右旋,活动螺母的旋向为左旋,机架的固定螺母T的导程为5mm,活动螺母N的导程为4.5mm,当如图示向上回转螺杆0.5r时,活动螺母的移动距离为多少?移动方向如何?解:因差动螺旋传动机构中的两螺纹旋向相同,所以活动螺母的移动距离为L=N(S1

8、+S2)=0.5(5+4.5)=4.75mm活动螺母的移动方向与螺杆的移动方向相同,即向左移动。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