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ID:5430222

大小:32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2-11

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4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卷(开卷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A.火的使用B.原始农业的产生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元状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3、泉州市区有条街道的名称(图1),与哪种制度有关?()A.分封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4、宋元时期

2、,泉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原因是()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③.南方相对安定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郑和行香碑》:“钦差总兵太监郑和(注:回族),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注:泉州灵山圣墓)行香,望灵圣庇祐……”。与“灵圣”相关宗教是()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俞大猷郑成功施琅李光地6、下列泉籍历史人物(图2-5),不属于为收复或统一台湾作出贡献的人物是()ABCD7、图6所示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

3、浮雕呈现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图6A.魏源B.林则徐C.左宗棠D.张之洞8、《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4月。“……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歌词“敌人”是(  )A.美国军队 B.英国军队 C.日本军队D.法国军队9、中华民国37年,人民军队班长董存瑞舍身炸敌碉堡,用年轻生命为部队的前进开辟了道路。当时人民军队的名称是()A.工农革命军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新四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10、宣传壁画烙上时代的印记。图7所示内容说明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的问题是()图7A.瞎指挥B.浮夸风C.共产风D.高速度11、

4、对联折射社会的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庆改革春风,昔日至今朝迎开放社会。”反映哪一历史事件?()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12、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1964年10月,第一颗,爆炸成功”,相关()A原子弹B.导弹核武器C.氢弹D.人造地球卫星13、古印度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商人属于()A.首陀罗B.吠舍C.刹帝利D.婆罗门图814-16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14、图8所示内容是林申同学整理的笔记要点。由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文艺复兴B.三角贸易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15、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

5、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A.殖民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B.封建专制统治十分腐朽C.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D.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激化16、“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指瓦特哪一发明创造?()A.改良蒸汽机B.发明汽船C.发明内燃机D.研制飞机17、关键词:贝多芬、德国作曲家、描写拿破仑英雄业绩。相关的是()图9192919331939失业A.《英雄交响曲》B.《命运交响曲》C.《悲怆奏鸣曲》D.《月光奏鸣曲》18、1933-1939年美国失业人数发生变化(图9),主要原因是()A.大批劳动力输出B.罗斯福新政实施C.大量青年男子参加二战D.第三次

6、科技革命推动19、1947年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中国画家华君武用漫画揭示美国的相关政策(图10)。这一政策是()A.组建北约B.扶持日本C.推行杜鲁门主义D.实施马歇尔计划20、1950-1979年,日本每年把全部财政预算的20%以上投入到教育领域。这说明日本()A.推行非军事化政策B.重视人才培养C.实行贸易立国政策D.引进先进技术二、辨析题(本题18分。写出一处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得2分;从两个方面说明理由,得4分)21、唐朝后期,书生王某到洛阳购买一本活字印刷的李白诗歌集。(6分)错误:。理由:①;图11②。22、图11所示文献的颁布,标志

7、着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错误:。理由:①;②。23、1938年苏联允许本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中小企业。错误:。理由:①;②。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题,第24题12分,第25题10分,共22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1)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4分)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项目国别参战舰数装甲情况

8、总排水量(吨)平均航速(海里/时)鱼雷发射管数火炮总数鱼雷艇数中国12123446615.34271952日本12124084016.33362680(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舰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